“改革与创新”发言稿:“一文一村”与改革开放精神1978年5月11日,《xx日报》发表了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奏响了解放思想运动的乐章。1978年12月,xx小岗村x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农业“大包干”,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果说xx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冲破思想桎梏的一声振聋发聩的春雷,那么,小岗村的敢为人先就是当时沉闷的中国大地上一道划破暗夜的闪电;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改革开放的精神启蒙,那么,小岗村人的悲壮之举则是对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一北一南,一文一村,共同打破了时代的坚冰,构成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发轫。随着时光流逝,“一文一村”的重大意义愈发凸显。今天我们重温“一文一村”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从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汲取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改革开放的新辉煌,书写新时代的光辉篇章。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文一村”。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性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改革开放实践、不断铸就新辉煌的行动指南;着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勇于第1页共3页推进制度创新,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改革开放和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因此,坚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一文一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和由此所引发的大讨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新思想的春雨。同样,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小岗村人“摸着石头过河”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这是新时代解放思想再深化的指南针,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员令。xx自古就是文化的沃土,创新和解放思想的因子在xx大地上有着良好的基因和传承。在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因此,要弘扬“一文一村”精神,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新时期的召唤。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一文一村”。四十年前,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xx的农村土地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以“一文一村”为发端,四十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相互激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互统一的伟大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和前提。“一文一村”恰恰是对实事求是最伟大的回归,是最大的实事求是。如今,小岗村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推动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xx日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实事求是的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没有政治担当就没有“一文一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xx日报总编辑杨西光顶着巨大的压力,坦然地说:“不去管他。他爱怎么说,随便他怎么说。《实践是第2页共3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没有错。”这就是政治担当。在小岗村人包产到户之前,xx省委出台的“省委六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