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习作——观察日记第一课时:细作指导教学目标:本组习作的内容和要求与刚刚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X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即: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作文。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导入: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见的联系。1、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在哪里观察的?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出来吧。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小组交谈中,捕捉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兴趣。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对观察日记和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学生试写。下水文:月季花去年,妈妈从姥姥家移来一棵月季,把它栽在花盆里。刚移来时,花株还很小,经过妈妈的精心管理,不久就枝繁叶茂了。一天早晨,我忽然发现月季茎上绽出四个小小的花蕾,花蕾穿着一件绿色的外衣。又过了几天,花蕾顶破了外衣,露出粉红的花瓣。一开始,由最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面的几层花瓣还紧紧地合拢在一起。渐渐地,层层舒展,整朵月季花终于绽开了。花是粉红色的,像一个穿着粉红色衣裙的少女。绿叶红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只粉蝴蝶在微风中扑扑翅膀,翩翩起舞。我把鼻子靠近花朵,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再仔细一嗅,花香里还透着一股蜜一样的甜味。月季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边缘上有许多锯齿,那时摸起来还不扎手;等到叶子长大,呈深绿色时,边缘上的锯齿就有些扎手了。其实,它的茎上也有刺,比起叶刺来,还1/10要硬一些。月季花的花期很长,一年四季,月月都能开花,所以人们给它起名叫“月季”。它不但花美、味香,而且适应性很强。无论是栽在花盆里还是长在路旁,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它都能顽强地生长,把它强大的生命力展示给人们。月季呀,你美丽、芳香、顽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莫大欢乐!第二课时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三、展示台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习作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思路。(1)作前指导。可在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2/10(2)作中指导。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开拓思路;及时发现共性的问题,并随机点拨。(3)作后指导。完稿后,选几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通过这次交际活动,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教学目标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难点:表达时要抓住自然景观的特点。课前准备指导学生搜集平时观察到的自然景观的各种资料和图片。教师根据课堂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1.导言:(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下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