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01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回落,居高不下的房价、低迷的股市等因素导致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城市之间、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消费分级特征明显。出现这-现象是因为①居高不下的房价等因素,压缩了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②投资的增长会导致居民消费意愿的下降③较大的收入差距影响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消费水平的取决于财产性收入的多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金额。下列能计入“居民消费品零售额”的有①某报社直接售给居民的报纸收入②售给农村居民自建房屋用的建材收入③某农业合作社售给食品加工厂的小麦收入④某企业出售给政府机关的办公用品收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在2018全国“两会”热点解读中,社会保障稳居第二位。社会保障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要促进消费升级,就要完善社会保障。这一观点是基于①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③消费水平受消费观念影响④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的支付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②实现经济协调发展③优化产品结构④降低农产品价格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下列对消费水平可能产生正面影响的是()①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③加大银行信用卡发卡力度,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④加强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6.品牌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下列措施中,能推动品牌建设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①企业重视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②推行更高质量标准→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商品价值量③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做大做强品牌④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打造知名品牌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7.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衡量消费者对于就业预期、个人经济状况以及消费意愿三个方面,高于100则为积极,反之则为消极。尼尔森近期发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比上一季度上升2个点,达到112点。这表明①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乐观,消费升级趋势明显②消费者对个人经济状况和就业预期的乐观态度③我国经济逐渐摆脱下行压力,重返上升通道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收入差距不断缩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渠道不多,收入增长较慢,成为影响扩大消费不可逾越的坎。这是因为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密切③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④缩小收入差距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治本之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1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8%,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由此可见①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②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不够理性③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④我国生产发展,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0.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物价水平下降D.家庭人口数量减少11.中国崛起的消费市场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近80%GDP增长来自于消费支出的增长。中国对于高资本的投入以及进出口的依赖,已经大幅下降。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