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会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会考号、姓名”与考生本人会考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秦朝三公九卿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3.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A.采取武装起义方式B.在南京建立了政权C.制定了纲领性文件D.推翻了清朝统治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的起点分别是A.1912年1919年B.1919年1949年2C.1921年1945年D.1921年1949年6.从图2到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图2遵义会议会址图3飞夺泸定桥图4过草A.五四精神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D.抗战精神7.1940年,中国军队在华北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8.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该“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9.图5所示的历史事件反映了A.中苏关系开始解冻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0.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成为近代法制的渊源B.成为近代议会制度的源头C.改变世界政治发展方向D.开启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11.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建立了A.君主立宪制B.总统共和制C.责任内阁制D.议会共和制12.与“1848年”“《共产党宣言》”“千年第一思想家”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3A.圣西门B.欧文C.马克思D.列宁13.图6所示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4.唐宋以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除丝织品外,还有A.玉米B.蕃薯C.烟草D.瓷器15.下列诗句中,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形容,恰当的是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16.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福州B.宁波C.厦门D.上海17.1921年,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18.罗斯福新政时期,与“蓝鹰运动”相关联的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B.推行失业保险C.推行以工代赈D.实施工业复兴法19.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某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42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毕昇的贡献是发明了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1.历史探究性学习中,小明同学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应查阅的资料是A.《诗经》B.《离骚》C.《水浒传》D.《红楼梦》22.19世纪末,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人物是A.严复B.梁启超C.谭嗣同D.康有为23.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他旨在提倡A.民主B.科学C.新道德D.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