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禾花》有感在这个暑假读书活动中,我阅读了一本书——《禾花》。故事中讲到在一个偏远的客家穷困的农人之家,一个名叫禾花的客家女孩,在成长中过着比别人不一般的生活中,经历着比别人不一般的童年。苦楝树下站着禾花,提一竹篮青菜,抱一把山花,藏在花后俏小的脸上神情有些紧张。禾花有个弟弟叫谷米,他俩没有朋友,因为他们家有一个疯子阿妈,一个瞎了的豆婆,一个两脚长短不一的豆角叔,还有他们的阿爸金瓜。在这样的家庭里,村里的孩子们都嫌弃他们。他们的阿妈是阿昌(疯子),村里的孩子们都认为禾花和谷米也会变成阿昌,所以都不愿意和他俩玩,甚至看见他俩就躲得远远的。姐弟俩习惯了村里孩子这样对他们,所以他们从不计较。在这本书中讲到禾花经历了许许多多童年中不该经历的事。她的爸爸金瓜在一次意外中变成了一个痴呆的阿爸,在这个特殊的家庭中阿爸金瓜就像一棵顶梁柱,现在这棵顶梁柱倒了,给了全家人重大的打击,家里的负担就落到了禾花一个人身上。过了不久豆角叔娶了一个媳妇叫三停,可这个女孩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一次意外中俩人一起丢了性命。禾花才十几岁就承担着这个家中的大小事务,在一次次的打击中让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失去了笑容,她每天从早到晚在田里干活,回到家还要煮饭给家人吃,还要喂那些畜生,可怜的禾花刚躺下就睡着了。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个家中有一种家族遗传病,阿婆一直没肯告诉禾花,当村里的孩子告诉禾花后,禾花希望是自己,不希望是弟弟谷米。她早早下定决心要磨练的弟弟,让他长大后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支撑这个家。禾花和谷米很幸运谁都没有变成阿昌,在这段日子里豆婆的精神也渐渐好起来,阿爸金瓜的病也有了好转,这是好事。豆婆的眼睛也重见了光明,禾花也可以上学读书了。读完了《禾花》这本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禾花的坚强和勇敢,无私奉献,为人着想的精神,在这个暑假中我并不孤单,因为有这本书的陪伴。也让我明白了,人不论有多贫困,不论第1页共7页在什么家庭环境中,要学会坚强,要学会勇敢。也让我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想要走出我们这个贫穷的苦聪人大山,那就是只有一个希望好好读书。文:镇沅县者东镇中心小学五(1)班罗春莲指导教师:周成荣第二篇。读骆一禾《向日葵》有感他的诗作《向日葵》与梵高的绘画《向日葵》有着深沉联系,它象征着人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承受了过多的压抑,却给予了人很大的启示,以至在痛苦的炼狱里达到人的本质升华。同时,向日葵也是希望所在,更是生命的激情的象征,它融入了执着的追求意志。金黄的色彩聚集着张扬与放纵,希望与光明共存,他从地上的太阳(葵花)获取了力量与热量,以至实现自由之飞翔。雨后的葵花,静观的葵花。喷薄的花瓣在雨里一寸心口藏在四滴水下静观的葵花看梵高死去葵花,本是他遗失的耳朵他的头堵在葵花花园,在太阳正中在光线垂直的土上,梵高你也是一片葵花“雨后的葵花,静观的葵花,”在清净之中,没有粘上尘世的猥亵,其美如怡然处子,在向我们展示着她的绝代风华。这不得不使人想到:静如处子,明丽的眸子,积满了两潭翡翠,使人心静如水,冷却了灵魂的浮躁与艰涩。此处的葵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就像刚刚出世的新生命。“静观的葵花看梵高死去。”葵花以一种“静观”的态度面对了梵高的死亡,这样的姿容不是对死亡的恐怖,而是对死亡的深沉思考。“葵花,本是他遗失的耳朵。”这里又何尝不是追寻真情的人类所遗失的耳朵,它在用葵花的色彩放着光芒。“他的头堵在葵花花园,在太阳正中,在光线垂直的土上,梵高,你也是一片葵花。”作者在厚实的大地上沐浴着葵花所赋予的希望与阳光,但作者还是渴望着上天的太阳,就像梵高一样,“在太阳正中,在光第2页共7页线垂直的土上。”梵高成了葵花,作者也成了葵花,作者自己就像一朵怒放的葵花,正像太阳一样浑身有着不可接近的热量。葵花,新雨如初。梵高流着他金黄的火苗金黄的血,也是梵高的血两手插入葵花的四野,梵高在地上流血就像烈日在天上白白地燃烧雨在水面上燃烧作者对于生命充满了极大的信心,诚如“葵花,新雨如初”那般新鲜。“梵高,流着他金黄的火苗,”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