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理想的家居》说课稿今天我说课要的题目是《布置理想的家居》。我将从教材分析、说教法、教学设计模式、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八年级第十五册第十课的内容,本课设置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包含的美感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实际上,家居的美化与布置在学科知识中属环境艺术设计范畴,学生往往对其艺术属性很少关注。本课从营造家庭氛围出发,通过对居室及主题墙面的设计,将学生引导到居室美化这一新知识领域中去,为他们一生在此领域中的探寻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作为一个追求高尚生活的普通人所需要的。(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4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2、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3、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4、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2)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二、说教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视频的欣赏,营造出温馨的学习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讨论教学法:师生互动,带动同学们将心里最理想的家居大胆的讲出来。依据本课的性质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的采取欣赏、启发、归纳的教学方法。这样多个教法并用,不但培养同学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三、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模式合作教学式:将同学们分组,互相讨论,总结感受,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合作精神。实例研讨式:引导学生能够用实践探索的方法学习,针对一幅家居平面布置效果图,在分析、学习、提高的基础上为自己的房间或全家设计一幅家居平面布置效果图。(二)解决重点与难点作为探究性学习模式,本课重在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用智慧美化自己的生活。有关环境艺术的知识,如居室布置的审美原则等,学生不可能全部自己“探究”出来,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思索,一方面帮其总结归纳,师生互动将重点、难点解决。(三)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课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方面。1.尺度方面。学生平时可能不太清楚一般居室规格与家具规格,教师应在预习中布置学生测量,并提示以自己和家长的身体为依据,也从人体工程学方面帮助学生入门,避免出现尺度与实际不合的笑话。2.主题墙面的设计容易出现不会默写家具电器的问题。教师可在预习布置时,提醒学生事先将自家的电视、书柜、盆栽、花架或沙发、壁灯等物作一些单线速写,课上作业时把这些资料画到设计图上即可,以采用二维方式表现较好。教师可在辅导时给予帮助。采用鼓励学生自学、老师领学、师生共学的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实现预设目标。我认为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最终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重点讲授我的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5分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导入是相当关键的。在此我也特别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尝试体验,并且在体验中能够加深理解能力,为此为学生准备了体验式的导入,播放一段视频,带领同学走进家居世界。勾起对家的重新认识和不同的感受,同时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自然过渡下面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出室内设计的定义室内设计是人类创造并美化自己生存环境的活动之一,确切地讲,应称之为室内环境设计。(二)传授新知,表达感受(7分钟)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首先请我的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在图片的欣赏过程中,选取不同类别、不同色彩、不同风格的家居作品,让学生不仅去看,而是在看中思考、在看中发现。那么在这样的作品欣赏过程中,要切实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知识与情感上的反馈。在这一阶段我会用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现一组图片,带领同学们走进不同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