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难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画和形势图等,提示或交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习历史要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联系,本课中的兴中会创立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可指导学生制成简表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本,完成下列问题,不明白的做好标记。)(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年,孙中山在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2、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召开,大会选举为总理,通过的纲领是、、、。3、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4、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二)、武昌起义1、年月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夺取枪支弹药。2、年元旦,孙中山在宣誓就职,选到中华民国正式成立。3、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推翻了,结束了,使。4、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了。5、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1、让学生制成简表,比较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名称、时间、地点、创建人、纲领、性质)。2、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学史感悟: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于()A、北京B、夏威夷C、纽约D、檀香山2、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1894年B、1905年C、1898年D、1901年3、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A、《万国公报》B、《中外纪闻》C、《民报》D、《新青年》4、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1)民主(2)民族(3)民生(4)民权A、(1)(2)(3)B、(2)(3)(4)C、(1)(3)(4)D、(1)(2)(4)5、武昌起义发生于()A、1911年B、1910年C、1912年D、1913年6、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于()A、1911年B、1910年C、1912年D、1913年7、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是()A、袁世凯B、左宗棠C、宋教仁D、段祺瑞8、武昌起义中,起义军首先攻占的地区是()A、南京B、武昌C、汉口D、汉阳二、材料分析: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孙中山请回答:(1)孙中山所预言的这场“伟大的民族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这场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在领导力量上有何不同?(2)这场伟大的民族运动终成“燎原之势”,即出现一个高潮。你认为这个高潮是什么?其结局可谓失败,你认为失败在哪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