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19课《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案单位:济源市济水办事处东园学校姓名:王娜电话:13849526195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案(原创)济源市济水东园学校王娜【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的意思以及理解词语的方法。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1、课件。2、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教学过程】一、简介心路,导入新课师(配乐深情叙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幸的杏林子,患病初期的杏林子曾经十分绝望地对自己说: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真的不要活了!杏林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煎熬着,等待着,等待着死亡的来临,等待着生命的结束。但是当这样的三个瞬间出现在她的生命中的时候,让她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让她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对生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大屏幕出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到底是怎样的三个瞬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19课《生命生命》(师范读,生跟读)。【设计理念】“导入”好比通往正题的桥梁,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使学生对后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这节课设计以杏林子的绝望心路为切入点,直击让杏林子重获新生的三个瞬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强烈愿望。二、巩固词语,温故知新1、教师引导: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首先,请同学们说出上节课学习的这些词语的意思以及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2、屏幕出示: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②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③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明确: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方法要熟练掌握。4、教师小结:复习是学习之母,如果我们能对一节课、一天、一周的学习内容经常加以复习,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收获。【设计理念】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作为四年级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本节课的安排中,设计此环节,一是对所学字词的复习与巩固,二是对学习课文做铺垫。2、《课标》关于对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求有两条:一、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二、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为避免个别学生不愿动脑的现象,因此,在复习词语时,引导学生说明理解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解词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三、品读词句,感悟生命1、引导学生自学:(1)师(过渡语):现在,让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屏幕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批注:文中哪个瞬间让作者深深地感动?作者感动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对学习效果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3)全班汇报交流。2、学生交流过程:(1)求生欲极强的飞蛾①一生描述让作者感动的第一个瞬间并谈理解。师相机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教师进一步追问: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呢?(挣扎、极力、跃动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这句话,读一读。教师做出评价。②二生谈自己的理解,师评价,并让学生读出飞蛾对生命的珍爱。师再次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③师明确:无论我们陷入多么糟糕的困境,我们都应该像这只飞蛾一样,只要有一丝希望,对生命就决不轻言放弃,引导学生齐读。④师小结:你知道飞蛾寿命有多长吗?平均只有9天,但它却为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