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心”开始专题报告会学习心得潘村小学陈娇2014年12月13日本周六,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我有幸聆听到岳新亮老师的幸福从“心”开始的报告会。岳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他的讲座给寒冬中的我们注入了心灵的暖流和能量,很多细节之处也不禁让我感动和沉思。首先,岳老师介绍的是一些心理学的常识,“自我”、“客我”、“主我”三者的关系和在生活中的表现。虽然这些词语看似深奥,但是岳老师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让大家很快认识了他们。通过心理知识的介绍引出要想人际关系和谐需要沟通,需要让别人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了解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其次,他分析了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不是因为外在的人或者事物,而是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外在的人或者事物只是“导火索”,自己生气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内在的“炸药包”,这些炸药包来自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体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负面体验会沉积在“潜意识”中,会在无意中影响你对待事物的看法。例如求学阶段,父母教养方式的苛刻,让我们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方面会有缺失成人后,我们就非常关注别人对我们的欣赏,而对别人对我们的否定格外的敏感最后,也是本场报告会最精彩之处,岳老师提出了幸福生活的四大黄金法则并以此用事例来说明。其中第一条:真实比事实重要。真实是主观体验,事实是客观存在。每个人对待同样的“客观存在”会有不同的“主观体验”,所以说快乐是一种能力,与外界无关,与自己的看法想法有关。他举了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兄弟的故事,非常贴切而且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的心情往往跟别人的表现和自己的期望值有关,别人的表现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自己会产生正向情绪;别人的表现低于自己的期望值,自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所以适当的降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值,实事求是,这样既不会给别人过高的负担和压力。第二条是态度比道理更重要。他让我们回忆求学阶段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教师,然后思考,我们记住这位老师,不是他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而是他的形象、态度。所以跟别人交流时,说什么不重要,怎么说才重要。说话时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说话的方式。批评的话委婉的说,别人更容易接受,表扬的话真诚的说,更能起到赞美的效果,第三条是让我最有感悟的一条,肢体比语言更重要。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参加了一档心理节目,当着主持人和专家的面,罗列了孩子的一系列恶习和坏毛病。儿子远远地站着,感觉父子二人形同陌路。在主持人的要求下,父亲很不情愿的拥抱了儿子,并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儿子也搂住了老爸的脖子在这种亲密的姿势下,父亲再也说不出儿子的种种不是。并且意识到之前的行为伤害到了自己最亲爱的人。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我也在沉思,我有多久没有拥抱过我身别的亲人?他们也有多久没有拥抱过我?有的时候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自己的任性,不惜跟自己的亲人恶语相向,或者作出嫌恶的表情和举动。自己总想着亲人为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就随意践踏不懂得珍惜。我们中国人大多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作出亲昵的动作。所以失去了很多让家庭更亲密和谐的机会。其实人在愤怒时伤心时最需要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拥抱,让他在外面所受的委屈有个发泄口,让他不安的心灵有个依靠。听完这个讲座,我真想马上飞回家去,拥抱我的妈吗,感谢她每天为我们一家人的操劳,拥抱我的老公,感谢他为这个家为我所做的一切,拥抱我的孩子,感谢他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最后一条也很值得人深思,理解比付出更重要。我们有的时候总是抱怨,我对某某某付出了那么多,他都不知道感激。这个时候我们该反思自己,我们给别人的是别人想要的么?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给别人我们想要的,却不是给比人他想要的。我们可以想想,有多少次我们是自以为是,自作多情,自作主张地认为我们在付出,在奉献,而且还念念叨叨,生怕自己和对方忘记。却从没有考虑过这是不是对方在意的、喜欢的、想要的。听完这场报告会,我领会到为什么主题是“幸福从心开始”,我们要想幸福需要重塑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我们的处事方式。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