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定安中学蒙钟华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2.用恰当的语言读出文章的情感,体会作者浓厚的苦情及亲情。3.引导学生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教学重点:读出文章的情感,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体会作者浓厚的苦情及亲情。教学难点: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教学过程:一、导入生阅读2014年10月26日《安徽六安现埋儿奉母公益广告市民称文化糟粕》的新闻。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孝?(生谈,师小结。)二、整体感知1.文学地位。宋代大学士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归纳:忠则《出师》,孝则《陈情》。)2.解题。【明确】陈:陈述。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如《出师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3.背景简介。①是谁陈情?【明确】李密。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其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②向谁陈情?【明确】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4.初步感知,生齐读,师适时正音、点拨。【明确】险衅(xìn)行(xíng)年四岁祚(zuò)薄(bó)应(yìng)门之童猥(wĕi)以微贱床蓐(rù)陨(yǔn)首责臣逋(bū)慢日笃(dǔ)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5.听范读,找差距,明读法。1【明确】字音准确、停顿恰当、重读突出、情感充沛。6.生自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思考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要“陈”?②“陈”什么?③如何“陈”?(角色互换,如果你是作者,你打算怎么向晋武帝陈述?)【明确】以上问题需从文本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加以佐证作答。三、小结本堂课所学知识四、板书设计1.忠则《出师》,孝则《陈情》。2.陈:陈述。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3.字音准确、停顿恰当、重读突出、情感充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