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摘要:后劲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后进生的存在是客观的,用心走近他们,用真诚走进他们,他们是可以改变的。教师应积极分析后进生的背景成因,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适的转化措施,帮助他们重树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关键词:后进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后进生”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称为“问题儿童”,是指在思想、学习、纪律、习惯、能力、心态的某些方面较落后的学生。他们是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内部后呈进心理促成的,归结起来,后进生的形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如不良的家庭教育,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传播媒介,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歧视等。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通常表现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等特点。后进生在我们奓山中学是普遍存在的。我班也不例外,也有几个后进生。做好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班主任我尤其感到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重视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我就从后进生产生的成因和如何转化后进生两方面去谈谈自己的感想。一、成因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复杂,要想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是必要弄清楚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当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个别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引起的外,大多数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1、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生活经历以及教育方式等都会给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本人认为家庭方面的原因对后进生的影响最大。因而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必然要从家庭着手。(1)、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溺爱,要么粗暴,要么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养成孩子或是自以为大、或是仇视一切、或是懒惰散漫的习惯态度。(2)、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不少家长自己言谈粗俗、不明事理、金钱至上,如此行为都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3)、家庭离异。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如果夫妻经常吵架打架,甚至离婚,这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造成心灵创伤、感情失落据我的调查,我校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家庭离异子女。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却是决定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1)、教师的歧视。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自觉所为,但往往会无形中刺伤学生的自尊,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敌意。有时教师的一个皱眉头、一个眼神,或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会影响学生。(2)、教学的失误。不少学校为了升学率,在教学上实施一刀切政策。还有教师为了省事,在教学中让所有学生齐步走。这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生。(3)、多次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学生脆弱的心灵经不起一次次的失败。当失败多了,自卑感占据了学生的心灵,如此恶性循环,便也成了后进生。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是个大染缸,也是个大熔炉。它既能使人百炼成刚,也能使人走向堕落。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极力宣扬个人享乐主义,标榜目空一切的个人英雄主义,炫耀金钱至上主义,直接影响和侵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些市场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同时社会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暴力录像影视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二、转化策略1、给后进生“一份关爱”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