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误区北海路小学:于艳敏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授课让家长能明白平时在家教中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更好的理解孩子并能主动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二、教学构想:1.以具体的实例(个案)导入新课,引出授课的要点、要求。2.过程以教师讲为主,家长发表见解,相互交流为辅。3.授课以后要进行跟踪调查,力求实效。4.用时40~50分钟。(一个课时)三、授课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爸爸、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载着父母之爱溯深沉与无私,也记录着父母之爱的过失与遗憾。那么,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成为孩子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老师,写好一本可敬可佩的家教好书呢?“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家长们普遍的愿望,特别是现在许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家长自然在孩子身上会集中更多的关注。怎样教育子女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成了许多家长挥之不去的苦恼。要使孩子成为合格人才,家长就要先做合格的家长。同时,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其中我们有没有什么做错的事呢?一、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一)培养和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天职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特别重要.2、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最深刻最全面父母是儿童最亲密、最依赖的人,也是儿童成长的一面镜子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家长,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学校教育和成功的家庭教育共同作用,才能产生巨大效能。“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谁能忘记在成功的孟子、岳飞的身后,慈祥的母亲所付出的心血和牺牲?两百年前德国弱智儿卡尔.威特、当今的成都哈佛女孩刘亦婷、南京聋哑女大学生周婷婷,无一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问题孩子出白于问题父母。没有不成器的孩子,只有不负责任的家长。孩子是父母的最大事业,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后悔!卢梭说:“凡是有深情厚爱之心的人,如果他忽视了如此神圣的职责,他将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流许多辛酸的眼泪,而且永远也不能从哭泣中得到安慰。”(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50%学教教育------20%社会教育------20%自我教育------10%二、家庭教育的误区误区一:互相攀比,挫伤信心。1误区二:爱心无度,丧失原则。误区三:传统思想,武力解决。误区四:变相体罚,由外及内。误区五:缺乏沟通,心壑如渊。(一)攀比的危害第一、你所树立的榜样孩子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第二、孩子会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榜样会出现在他面前,会出现自我放弃的心理。第三、孩子处于青春期反抗心理、独立意识和逆反感觉很强,反抗父母会在心里上获得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二)过度的溺爱1、表现:1.娇惯迁就2.包办代替3.无原则的满足4.过度保护2、危害:懒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不懂得关心人(三)简单粗暴:棍棒之下出孝子——粗暴型——粗暴的方法易于引起子女的不满,家长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容易让子女消极模仿,助长孩子暴力倾向。《挨打诗》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四)心罚相对于体罚而言,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惩罚概念:心罚。心罚又被称为软体罚。心罚虽然不会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却极易扭曲孩子的心灵,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重于体罚的“刑罚”。但由于心罚的伤害是隐形的,所以很容易被家长们所忽视。心罚的主要形式:Ⅰ、控制支配型Ⅱ、冷漠遗弃型Ⅲ、贬损激将型(五)缺乏沟通:表现:多说教,少倾听;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懂得把握时机漠视孩子的自尊常见的沟通无法:“母亲的六句话”2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上学就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正确沟通应注意:冷静理智耐心倾听听话听音条分缕析合理建议三、正确的家庭教育工具:工具一:爱亲情是天生的,爱需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