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第一篇: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2007年全国信访工作试点以来,XX县区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维稳等工作的理念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探索总结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以信访、维稳、大调解为平台,以发展、和谐、长效为主题的群众工作大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工作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提升,成效逐年凸显。2007年至2010年,全县信访总量平均每年下降21%,2010年同比下降达43%;到省、市集体访总量平均每年下降32%,2010年同比下降80%;进京访、进京非正常访平均每年下降46%。2010年进京访、进京非正常访为零,上海世博会、建国60周年大庆、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实现了“三个为零”、“三个确保”的目标,全县经济发展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健全发展,全县信访工作从2007年的全市第10位跃升到2010年的全市第3位,县委群工局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大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一、基本做法1、领导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县委县政府从“一把手”着手,始终坚持开展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县级领导包案工作、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活动、领导干部带头研究信访突出问题、领导干部接访来访群众等活动;县“四1大家”19名县级领导轮流信访值班,带动县级各部门、各乡镇领导主动参与接访、研究信访、重视信访。群众工作的成效直接成为组织选拔、交留、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2010年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接访112人,县级领导接访来访群众235批441人次,县领导包案61件,推进了大批矛盾纠纷的化解。2、推进群众工作的制度、常态化。一是拓宽群众诉求表达第1页共26页机制,在建立县群众来访接访中心的基础上,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设立了信访办(科、室)、同时加强市长热线、县长热线、民情观察等工作,开通了网上信访、县委书记(县长)信箱等快速通道,实现了信、访、网、电的工作模式。二是建立健全信访事项办督机制,所有来信来访逐案登记,对口交转办,限期办理、定期督查,必要时联合县目标委、县效能办联合督办。三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突出信访事项、重大疑难信访突出问题,通过县联席会议或提交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四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群体性事件应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全面、经常性、重点、精细相结合的排查,准确掌握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按照“五定”、“四包”的原则落实责任、带头化解,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和谐因素。五是建立健全政府搭台、社会各界参与、政策法规支撑的帮扶救助机制。按照处理信访事项、矛盾纠纷“五个到位”的原则,对合理诉求依法解决到位,对无理或无政策法规支撑的解释疏导到位,对无理缠闹产生违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处置到位,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帮扶到位,对情绪过激、行为偏激的稳控教育到位。3、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当前群众工作呈现主体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矛盾复杂化等到特点,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群众工作部门牵头揽总的作用,对信访突出问题、疑难复杂的问题集中梳理,逐案组建办案工作组,由县包案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由县群工部门组织协调,由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法规部门协作;方法上采取信访办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效能上明确目标责任、兑现考核奖惩为保障,充分发挥整体联动的作用,推进事要解决、事快解决,确保问题不堆积、不上交,不引发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信访恶性事件。县信访部门每年受理的初访事项办结率达100%,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办结率达100%,城市建设信访积案、土改房屋历史遗留问题、涉军、企业转制遗留问题等一批老积案自2007以来已处理87件,现存积案同2007年相比下降81%;目前尚存21件积案,有望年底全部解决。第2页共26页4、优化群众工作队伍。一是配齐配强群工部门领导,选择德才兼备、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信访和群众工作部门。二是加强群众工作队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