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总结《3-6岁儿童发展指南》总结进入多元、开发、迅速变化的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挑战: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实质,来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为了指导幼儿园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颁布了新《指南》,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下面就《指南》在我园的开展情况做以下总结:一、《指南》的开展和获得的成绩首先,幼儿园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放全园教师人手一册。引导教师自学通读,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法规常识,特别是引导教师树立一个理念和意识:要用《指南》的精神和内涵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日常保教工作;期间组织教师对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领域中32个目标和87条相应的教育建议进行研讨和反思,寻找教师日常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对照《指南》中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逐条反思衡量日常保教工作是否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是否与《指南》的实施原则和内涵相吻合。通过学习探讨,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指南》颁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更加主动自觉地体现着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更加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更多地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关注幼儿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其次,理论为实践做指导,实践为理论提供新的感性来源。2013年10月,我园以《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导,全园开展了秋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的解放了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认识上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第1页共2页二、我们学习《指南》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一)、我们对《指南》有关各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中,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可以在生活中和不同的身体运动中表现出来,例如,上下楼梯反映了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的发展状况,一定距离的行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耐力发展情况;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可以在幼儿跑、跳、攀登、钻、爬、拍球等活动中表现还未作明确的记录。(二)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多种身体运动体现出来。例如,4~5岁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可以通过成功地走平衡板、匍匐爬行、助跑跨栏、自抛自接球或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游戏等活动体现出来。5~6岁幼儿的力量、耐力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双手悬垂的时间、投掷沙包的距离、单脚连续跳跃的距离、快跑等项目都应长期坚持开展。三、12月工作计划。(一)、在下个月工作中,我园将继续坚持《指南》的学习,每周坚持各年龄组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指南》学习研讨,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指南》精神,解读《指南》教育观、学习观、评价观、师幼互动的要求等,并针对《指南》中提出的各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幼儿发展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交流自己的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二)、加强对《指南》的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发放宣传单、咨询活动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