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爱心转化后进生羊泉中心小学孙慧玲【摘要】:教育需要爱,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那些因受家庭和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学生,我们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们,只有对他们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使他们感到到师爱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关键词】:爱心、给予、发掘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坚持正面诱导他们,以理服人,决不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上,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他们明辩是非的观念。对待他们要耐心、细心的呵护、要理解和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每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后进生转化,首先要与后进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我们要相信后进生也能成功,并给予任何一个后进生希望,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想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但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没有给他们舞台,长此以往,使他们失去自信。所以需要我们平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万别由于自己的疏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要学会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兴趣爱好,用爱来影响后进生,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进步,走向成功。一、用爱心了解学生,激励学生我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为了了解学生我经常和小松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放学后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切,我就能有的放矢地去关心教育他。据我一段时间观察,小松同学属于后进生中第二类,胆小,老实的,就是成绩差。小松同学的头脑并不笨,他主观上是非常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等生的,可由于父母非常宠他,加上学习方法的原因,成绩才较差。二、个体施教,循序渐进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深知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使优等生学好,也要使中等生学好,更要使后进生学好。我班上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一直是倒数第一,我没有鄙视他,而是给了他更多的“偏爱”,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1上我都是加倍的关心他、爱护他,开始我先抓住课间休息的时间找他到办公室和他谈心。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永远不能离开学习这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在不让他本人知道的时候与他家长当面交流了一次,配合家长进一步对他进行教育。从中也让家长了解到他有什么心里话就愿和老师说。通过我的行为来感化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我想先让他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告诉他学习关键靠方法。我在课本和习题册上勾了一些题目,让他先做这些相对比较容易的题,把基础打牢。其实我借此让他通过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提升对学习的信心。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越来越喜欢做题了,而且养成了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成绩也提高很快!我知道一个学生思想水平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次教育,一次谈话所能及的,而要靠多次,多方面一直反复的教育。对他我反复抓,努力找机会去关心他,其中我做到“三不”:不急,不火,不燥;让他感觉到了学校的爱,教师的爱、同学的爱是永远的。教学中发现一点的进步,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对他进行“重点帮扶”,课堂辅导把他作为重点,力求当堂消化所学知识,经常让他回答问题,鼓励他提出疑难,对于他的一丝一毫进步都不失时机地给以宣传,让同学们给他喝彩。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症下药。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