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伯牙绝弦教案VIP免费

伯牙绝弦教案_第1页
1/3
伯牙绝弦教案_第2页
2/3
伯牙绝弦教案_第3页
3/3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菊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有一段佳话历久弥新,他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理解题目意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按照自己的感觉至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二、朗读课文1、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故事?2、抓住了这两个人物,也就把握了文章大意。毕竟是篇古文啊,提出比较难读的句子,师生共同交流。预设两处难读句子:一是子期称赞子牙的两句话,读好“哉”“兮”这两个语气词的停顿,而是最后一句的断句。3、齐读全文。4、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读到正确流利有古文的韵味。三、理解知音1、直奔表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重点句子,借助注释说说意思,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话。3、想象这两句话里画面与情境,积累描写“江河”的诗句。4、体会伯牙琴声里的志向与胸怀。板书“志”“念”“心”与“知音”。5、写话练习。当时,俞伯牙琴技妙绝天下,许多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为荣,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寄托在琴声里的胸怀和志向他们能得之吗?唯有谁能得之,必得之?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真正听懂您的琴声。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必得之”时,你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往下写。6、交流写话,出示原文,感悟知音。7、师生对读,体会一唱一和的语言特点。四、表演知音1、知音相遇,欢乐融洽,想不想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下来?2、挑选演员,指导表演。引导学生运用文本语言,借助插图想象伯牙子期的动作语言表情进行表演,还可用上刚才写话练习的语言。3、评价总结学生表演。五、谢绝知音1、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怎奈世事难料,天意弄人,当伯牙兴致勃勃地赶来与钟子期相会,他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也为伯牙痛失知音而黯然。2、出示最后一句,齐读。3、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子期已逝,知音难觅啊!再读此句。4、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令人肝肠寸断,天涯何处觅知音。传说,在子期墓前,伯牙曾写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我们来一起读一读。5、子期一死,伯牙绝弦,留下了这段动人的故事千古传颂。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来,一起传颂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背,不能背的捧着书读。6、学习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觅着我们的知音。下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伯牙绝弦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