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丰收喜悦2万盛米行3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4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找出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能说出农民群像的塑造的表达效果。4.能讲出“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5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江苏苏州人。幼年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先生,家境清苦。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朱自清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原名叶绍钧,代表作品《潘先生在难中》《夜》《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走近作者6写作背景(参考全品听课手册)7埠头占卜作梗粜斛子廒间褡裢窠沽执拗呷写意停泊船舷不屑嗤笑bùzhānbǔgěngtiàohúáodāliánkēgūniùxiāxièbóxiánxièchī听课文录音,积累下列字词,注意加线词的读音8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1、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之中?2、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3、小说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哪三个场景?9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大环境: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统治下的江南农村;小环境:万盛米行旧毡帽朋友米行先生米行贱价粜米街头犹豫购物船头酒后谈论整体感知10课文是以旧毡帽朋友的活动为线索来写的,重点写了三个场景,能说出是哪三个吗?(即三个层次)(即三个层次)第二层:(第35—44段)写街头购物;第三层:(第45—70段)写船上喝酒、议论。第一层:(第l一34段)写贱价粜米;111、旧毡帽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打算去粜米的?2、旧毡帽朋友等到的是什么结果呢?找出相应语句,分析旧毡帽朋友的感情和态度是如何变化的?怀着美满的希望,因为今年多收了三五斗,谁都以为可以透气了!希望的肥皂泡完全破灭.希望—愤激—哀求—失望—贱卖整体感知12研读课文3、旧毡帽朋友急着“占卜”他们的命运,“占卜”一词写出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占卜”一词,写出了他们既怀着希望,又提心吊胆,怕希望不能实现的心情。由此看出,虽然丰收了,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掌握在米行老板手中的现实。走进米行13研读对话,思考讨论1、小说围绕米价,写了一大段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旧毡帽朋友说话的语气是如何变化的?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旧毡帽朋友什么样的心情?2、对话刻画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形象?•语气由“愤激”转为“哀求”。感受到他们无可奈何的痛苦的心情。•“旧毡帽朋友”是中国农民的群像,在旧社会他们是受压迫、受剥削者,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也有希望,有时也有“愤激”,也有抗争,但更多的是哀求、忍让。“米行先生”可能是资本家,也可能是资方代理人或雇员,是代表维护资方利益的。在与旧毡帽朋友打交道时颐指气使,居高临下,冷淡、厌烦、鄙视、威吓。141、旧毡帽粜米前原先有很多计划,从这些计划中你看出了什么?2、离开米行,农民是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上街购物的?写街上的热闹对表现农民的遭遇有怎样的作用?都是生活必需品,他们的要求是不高的。失意和痛苦。热闹的场面更加增加了悲剧色彩。走进街头15讨论:1.如果不将米卖出去,农民还有别的出路吗?2.从粜米的部分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怎样的特点?路路断绝,别无选择.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国民政府税卡林立,农民已无路可走。162、面对路路断绝的现实,农民的思想态度和认识在粜米的时候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失望—愤激—反抗已经意识到自己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人物对话中袒露了广大农民心中仇恨的火种,生动的描写了他们逐渐萌发的反抗意识。回到船头1、回到船上,旧毡帽朋友们边饮酒边谈论,这段谈话很有层次,请用关键词概况。•从“亏本”谈起——“不缴租”“宁可去吃官司”——“退租”去“做工”——“路路断绝”“沉默”——有人提出“我们年年种田,到底为谁种的?”——“抢米”。17结尾分析小说写了三个场面,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个段落?试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含义及作用。走在各处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农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