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antidepesantdrugs)是一类治疗各种抑郁状态的药物,但不会提高正常人情绪。这类药物不仅能治疗各类抑郁症,而且对焦虑、惊恐、恐惧、强迫、疑病及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疗效。抗抑郁药物分为以下几类①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②S-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③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④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⑤5-羟色胺阻滞和再摄取抑制剂;⑥a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或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⑦褪黑素能抗抑郁药;⑧三环类抗抑郁药;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⑩治疗抑郁的植物药或中成药。除⑧和⑨属传统抗抑郁药物外,其他均归类为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常用的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fluoxetine)适用于各种抑郁症、强迫症和贪食症等患者。半衰期最长,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可达7〜15天。最理想的剂量是20mg/d,随着剂量增加不良反应也有所增加。对肝脏CYP2D6酶抑制作用较强,与其他有关药物合用时有所禁忌。帕罗西汀(paroxetine)对伴焦虑的抑郁症以及惊恐症较适合。初始剂量为20mg,根据情况每次加10mg,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周。停药太快有撤药反应,因此撤药应缓慢进行。和氟西汀一样,对CYP2D6等酶的抑制作用也较强。舍曲林(sertraline)适用于各种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患者。用药早期易产生焦虑或激活惊恐。抗抑郁的开始剂量为50〜100mg/d,可酌情加量。舍曲林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弱,故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氟伏沙明(fluvoxamine)适用于各种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患者。有一定的睡眠改善作用,性功能障碍发生较少。日剂量大于100mg时可分为2次服用。氟伏沙明对肝脏CYPIA2等酶的抑制作用强,应注意相应的药物配伍禁忌。西酞普兰(citalopram)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作用相对于西酞普兰明显增强。适用于各种抑郁症或伴惊恐的抑郁症。常用剂量西酞普兰20mg/d,艾司西酞普兰10mg/d。两药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在SSRIs中最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安全性较强。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文拉法辛(venlafaxine)该药起效较快。中至高剂量用于严重抑郁和难治性抑郁患者,低剂量时与SSRIs没有多大差别,可用于非典型抑郁。低剂量时不良反应与SSRIs类似,如恶心、激越、性功能障碍和失眠;中至高剂量时不良反应为失眠、激越、恶心以及头痛和高血压。撤药反应如胃肠反应、头晕、出汗等。度洛西汀(duloxetine)中枢镇痛作用机制不明。除适用于严重抑郁外,还能改善慢性疼痛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mirtazapine)除抗抑郁作用外,还有较强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有体重增加,过度镇静不良反应,少有性功能障碍或恶心腹泻。米氮平单用或与其他抑郁药联用可用于严重抑郁和难治性抑郁患者。5-羟色胺阻滞和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trazodone)适用于伴有焦虑、激越、睡眠以及性功能障碍的抑郁患者°5-HT阻滞所致的不良反应为嗜睡,视像存留(少见)和乏力。初始用药出现激越和流感样症状。镇静作用较强,还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换用或加用SSRIs需谨慎,缺乏CYP2D6酶者慎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是全新机制的新一代抗抑郁药。适用于成人抑郁症或严重抑郁的患者。起效较快,能改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没有撤药反应,不影响性功能、体重、心率或血压。禁用于肝功能损害或与CYPIA2酶强抑制剂如氟伏沙明和环丙沙星等联用。植物药或中成药植物贯叶连翘(即圣约翰草)提取物,巴戟天寡糖胶囊以及一些中成药如疏肝解郁胶囊等抗抑郁药也用于临床。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elieantidepressants,TCAs)曾是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之一,因为不良反应问题,目前多作为二线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