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VIP免费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_第1页
1/44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_第2页
2/44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_第3页
3/44
图书馆学概论第一章图书馆学简史第一节德国、英国、美国的图书馆学一、德国图书馆学以学术图书馆为实践基础生长起来的,讲究学术性,注重理论体系的构造。施莱廷格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1807年最早使用“图书馆学”这一名称,表明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1808年出版《图书馆学综合性试用教科书》,第一次自觉设想了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并强调了图书馆职业的独立性,因此他建议设置专门训练机构传授有关图书馆学的知识与技能。齐亚茨科1886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培训机构——格丁根大学图书馆讲座,开设目录学、书写及印刷史、古文书学、图书馆经营法等科目。米尔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图书馆学手册》,包括三册:《论手稿与图书》、《论图书馆管理》、《论图书馆史》,其著作以“史”为核心,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学做出了清晰的阐述,是当时德国图书馆学的集大成著作。卡尔施泰特在其著作《图书馆社会学之研究》(1954),提出“图书馆社会学”的理论:图书馆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性原因在于“社会形象”(图书馆创建者)是否永久,社会形象越抽象,图书馆的生命力就越强,其公开性也越大(历史社会学)。社会形象内部及背后隐藏着某种社会精神,图书馆是维持和传播社会精神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机构(体系社会学)。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发生联系的场所(知识社会学)。二、英国图书馆学以公共图书馆为主要实践基础生长起来的,重视管理方法的完善及其应用性帕尼齐出版《91条著录规则》,确定了以著者为著录核心的编目原则。提出图书馆应向所有人开放、实现呈缴本制度等,被誉为“图书馆界的拿破仑”。爱德华兹在《图书馆纪要》一书中,阐述公共图书馆理论的两个原则(图书馆不应受政党影响,图书馆是公益事业)以及图书馆的采购、藏书、寄赠、分类、索引、管理制度等专题知识,被誉为英国图书馆学和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先驱。三、美国图书馆学早期偏重于管理与技术的研究,后来芝加哥学派的兴起,使图书馆学研究在实用与理论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事业的巨大影响,实用主义图书馆学重又抬头。杜威“实用学派图书馆学”的代表,不追求理论上的完整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来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发明《杜威十进分类法》,与卡特的《展开式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并称为美国图书馆三大分类法,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使用年限最久的一部分类法。1887年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学校“哥伦比亚学院图书馆经营学校”,所开课程以实用技术为主,把图书馆学变成一种职业教育。“芝加哥学派”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图书馆学新研究范式的代表。它强调图书馆学研究科学化,坚持从各种社会科学中获取学术资源,注重图书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弘扬理念图书馆学大旗。代表人物是巴特勒和谢拉。巴特勒试图将科学方法系统引入图书馆学研究的第一人,他把读书现象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与读书现象。谢拉在其著作《图书馆学引论》(1976)中,努力宣传“社会认识论”思想,关注知识的交流和消耗、知识与社会的互动、知识中介(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兰开斯特在其《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1982)一书中预言,未来20年人类经进入无纸社会,图书馆将完全消失,蜕变为保存印刷资料的档案机构。第二节俄罗斯、日本、印度的图书馆学一、俄罗斯的图书馆学有注重读者阅读的优良传统,读者工作水平高。鲁巴金在俄国首创图书心理学,力求详细研究读者心理、读者阅读、作家与读者关系、图书对人的影响等,他还强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二、日本的图书馆学日本图书馆学最早沿袭自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仅是欧美图书馆学的模仿者。之后随着反省能力的增强,开始对文献资料工作以及图书馆学作整体思考与探讨,并意识到应使图书馆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初,为适应情报学的发展,日本图书馆学开始与情报学融合,出现“图书馆情报学”。形成了“情报学派图书馆学的特色”。三、印度图书馆学印度图书馆学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阮冈纳赞在图书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