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学设计范文设计理念:本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的融合。并且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2、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3、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4、培育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5、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2、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教学难点: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喜爱听音乐吗?(喜爱)那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由美籍华人费翔演唱的名曲《故乡的云》。(播放音乐)提问: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了你怎样的情感?抽学生回答。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乡愁的诗句。大家熟悉的李白的《静夜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剪不段,理还烂是离愁,别有一班味道在心头”。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今日我们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乡愁、余光中)二、合作探究1、作者简介: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余光中?(不要求学生介绍得很全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老师总结: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去台湾。由于特别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常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⑴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先听老师范读一遍。请大家注意感情、节奏和重音。(配乐二胡曲《江河水》)⑵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采纳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老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⑶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用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⑷分四小组朗读一小节,学生评点。⑸全班齐读。⑹学生自由诵读、体会。3、品味语言,鉴赏诗歌:⑴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明确: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⑵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明确: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⑶乡愁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明确:运用了独特的比方,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邮票──母子深情(浓烈)船票──夫妻恩爱(热烈)坟墓──生死悲痛(巨大)海峡──思乡哀愁(深沉)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有类似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