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图纸会审要点再次确认设计范围与覆盖内容是否正确、全面。再一次确认与提供的设计条件(如消防审批要求、停车审批要求、绿化面积审批要求、用地红线符合性、周边地块的衔接与利用、防洪审批要求等),及基础资料(如建筑各出入口的符合、室外箱变与采光井等室外设备的真实反映、标高的真实反映、架空层或下沉庭院的设计反映、主要车行路网的尊重度、原有资源利用的反映等)是否一致有效。组织相关部门分阶段对扩初设计进行评审,形成经与会人员会签的一致意见的会议纪要。相关部门包括城市公司分管领导、建筑设计单位、项目设计部、项目部、市场部、前期部、合约部及物业公司。应注意评审会议后修改成果得到主要与会人员的再次确认。通过评审,分部位把握主要景观元素的平面布置、尺度与尺寸、竖向标高系统等;重点把握焦点性元素是否符合定位、节点详图是否齐备,是否与现场吻合;如有矛盾,要及时协调设计方进行补充;关注主要材料的色彩、质感、规格、成本和耐久性,以及铺装形式。协调尽快提交管线综合图、窨井布点图,并与景观总图进行叠加,协调解决两者的矛盾,同时应关注排水坡度、雨水收集口的处理措施。宜多借用外脑,协调或咨询有关专项设计单位(如水景、雕塑、照明单位、种植专家等),为景观设计的可实施性提供专业性建议。督导景观设计师向建筑设计师提交景观设计中可能影响地库、主体结构、设备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泳池、架空层、下沉花园、屋顶花园、构筑物、水景、消防通道、车库顶大树等的位置、设计形式,并应相互协商。主要铺装材料考察与收集,与设计方提供的铺装材料对比分析,结合铺装总图与详图,初步确定主要铺装材料小样并封存;确定材料品种的适宜性与性价比的合理性,确定材料铺装方式的美观性,确定铺装工艺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可选择重要节点的铺装以及量大的铺装进行实样的制作。结合现场进度,跟踪现场条件的变化,如有可能,针对现场进行标高复核(如单元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小区出入口、重要变坡点、车库顶板标高),以判断景观设计图纸标高的合理性。对依据扩初评审意见修改的图纸应重新编号出图并审核,将确认的扩初阶段书面成果与电子文件提交给合约部进行成本核算。通常设计方为使甲方看清楚所标注的内容,会将标段内各专业总图按比例打印,拆分成几张专业总图,此做法各有利弊。宜要求设计方在几张拆分图前附一张拆分前能反映总体情况的专业总图,便于甲方在审核图纸时能有全局观念、找准位置,核对相关衔接部位的合理性。若景观样板区工期紧迫,可要求设计方提供手绘专业草图进行确认,节约正式出扩初图的时间而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此阶段工作宜在景观总图基本确认的前提下展开,以避免因路网、主要景观元素调整而影响种植乔木的布点。此阶段成果宜与100%硬景扩初成果同步评审,便于两者协调。项目开发前期,应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原生树木进行踏勘和测量,确定可利用树种的品种、规格,并在规划初期进行定位和保留;对有价值的苗木如不能就地保留,可提前进行断根假植进行保护,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二次移栽;强调原生树木在项目植物景观营造中的重要性。结合设计意图重点审查种植与空间关系的合理性,如确定规则与自然种植方式、种植疏密关系、空间开合关系、视觉轴线的引导与遮蔽、焦点景观的烘托等。安排方案主创设计团队对施工图设计团队进行交底,解答相关疑问。甲方向景观施工图设计师提交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全套景观扩初图、经现场核对标高的落地层建筑总图、地库入口做法与地库总图;需要做景观设计的各架空层、下沉花园的平面、剖面图;各屋顶花园结构施工图。为施工图设计与审定预留合理时间(一般在设计交底后30-45日历天),监控施工图设计进度及设计方向,中间过程有问题的可随时与方案主创团队沟通。组织景观施工图内部会审与评审会议(宜邀请景观方案设计方参加),通过会议审定施工图。核对景观与建筑、规划的关系:如是否与原建筑入口及底层门厅入口符合;运动场地设置是否隐蔽与减少干扰等,是否符合消防要求;景观工程施工图中的各组团之间边界是否清晰,避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