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华世纪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华世纪坛》原文风和日丽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中华世纪坛。中华世纪坛坐北朝南,东临军事博物馆,西接中央电视台,南望车水马龙的西客站,北依风景秀丽的玉渊潭公园。我们从南门进去,来到圆形的圣火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弧形的石阶,石阶上各有一道清水缓缓流下,分别象征着黄河长江永远流淌。广场中心的“中华圣火”跃动着永不熄灭的火苗。爸爸告诉我,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制造永不停息。圣火广场的北边是一条长270米的青铜甬道,甬道由3米宽的青铜板铺成,上面刻着从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甬道两侧的绿化带葱翠碧绿,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我们沿着甬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到了世纪坛下。踏着石阶上去,气概雄浑的圆形坛体展现在我们眼前坛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面部分的斜面上,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探针,坛体外周墙上刻着56个民族的图案浮雕,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我惊奇地发现,这部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坛体正在转动。听爸爸说,转动一周要用2。6小时。下面部分的坛体是不动的,它的外周是长140米的环形回廊,排列着中国历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沿着回廊,我们进入世纪坛内。这里共分三层,由世纪大厅、东西方艺术馆、现代艺术馆和多媒体数字艺术馆组成。世纪大厅内环形的浮雕壁画,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进展历程。看着壁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的心里又激动又自豪。中华世纪坛,是首都又一处壮丽景观,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华世纪坛》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中华世纪坛的构造及各部分的象征意义。弄清作者的参观顺序。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的方法独立识字2、查找相关的图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体会文中描写中华世纪坛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世纪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重点、难点。1、了解中华世纪坛的构造及各部分的象征意义。2、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之情。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们知道在我们的首都北京有那些名胜古迹?2、学生畅所欲言,相互沟通。3、老师出示文中中华世纪坛的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是北京的什么地方?4、指反馈,评议。5、老师导言;今日,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下这雄伟壮观的中华世纪坛。6、板书课题,学生的课题,知识生字;坛。二、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中华世纪坛的地理位置。1、老师导言:你们要想参观中华世纪坛,得先弄清楚它在北京的什么地方才行!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3、反馈说说中华世纪坛的地理位置。4、结合学生说的老师板书方位,让学生感知中华世纪坛的地理位置之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学生练习朗读课文中的第一段的第二句话。6、引导体会“临接望依”四个词的准确、性象、精当。7、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参观中华世纪坛的顺序。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每段主要介绍了什么?2、分段指名读课文,评议正音。3、结合每段的的朗读,说说每段所介绍的对象。4、学生画出各段中描写作者参观路线与参观对象的句子。5、指名反馈说句子,集体评议。6、齐读句子,说说作者共参观了中华世纪坛的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参观的?7、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四、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1、老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指名认读。世纪坛玉渊潭中央两侧制造长宽探针统一历史构成圆形组成电视台艺术馆2、齐读生字,词语。3、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些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重点强调。5、学生书写生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抽读本课的生字新词。2、指名说说: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先后参观了中华世纪坛的哪些地方?3、老师导言:就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足迹走一走,看一看这些地方吧。二、学习课文,认识中华世纪坛1、整体入手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