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一一、实验名称: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二、实验目的:⑴练习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⑵熟悉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⑶练习距离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三、实验器材:三脚架1个,水准仪1台,塔尺2把,卷尺1个《土地测量学》实习报告四、实验步骤:⑴确定水准测量的测量路线,已知高程点为1点,待测高程点为2,3,…,11;⑵安置水准仪于1点和待测点2点大致等距离处,进行粗略整平和目镜对光;⑶后视1点上的塔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记录数据,前视2点上的塔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记录数据;⑷用卷尺测量1,2两点间距离,记录数据;⑸沿着选定的路线,将仪器搬至2点和3点大致等距离处,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数据。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最后回至1点;⑹分别测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记录数据;⑺检核计算: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⑻计算高差闭合差与限差,确定没有超限则进行其他的内业计算,如若超限,则应重新测量。五、注意事项:⑴塔尺应立直,不得倾斜,水准仪应安置在前后数据大致相等的位置;⑵在前一测站作为前视点,后一测站作为后视点的塔尺,在两次观测未完成时不能发生移动;⑶在距离测量过程中应保持卷尺处于拉直状态且保证卷尺应处于同一直线上,不能因石块阻挡等因素导致弯曲,如待测两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则应分段测量。实验报告二一、实验名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二、实验目的:⑴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的方法;⑵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操作、记录及计算方法;⑶掌握钢尺测量和经纬仪定线的方法;⑷掌握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方法。三、实验器材:三脚架1个,经纬仪1台,测钎2跟,测钎支架2个,钢尺1把四、实验步骤:㈠仪器的安置安置三脚架于测站上,注意脚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从仪器箱中取出仪器,用中心螺旋连接在脚架上。采用垂球对中法安置仪器粗对中与粗平。平移三脚架(注意保持三脚架架头面基本水平),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将三脚架踩入土中。精对中。稍微旋松连接螺旋,双手扶住仪器基座,在架头上移动仪器,使垂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后,再旋紧连接螺旋。垂球对中的误差应小于3mm。精平。旋紧脚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转动照准部,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居中。(旋转脚螺旋精平仪器时不会破坏前已完成的对中关系。)㈡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与准星瞄准目标,使目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水平和望远镜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纵丝夹在中间。㈢用测回法观测盘左:瞄准左目标1,读取读数a1并计入手薄;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2,读取b1并记录。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b1-a1盘右:瞄准右目标2,读取读数b2并计入手薄;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1,读取a2并记录。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b2-a2检查上、下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如没有超限,则计算一测回角值β=(β左+β右)/2,继续观测其他测回,测站观测完毕后,应立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并计算各测回平均角值。㈣钢尺量距与经纬仪定线若两点间距离小于钢尺的尺段长则直接用钢尺来测量两点间距离,若两点间距离大于钢尺的尺段长则需用经纬仪定线。具体方法是:设A、B两点相互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望远镜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上下转动望远镜,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像为纵丝所平分,然后再用钢尺进行测量。㈤上述测量全部完毕后,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如有超限,则需要全部重测。五、注意事项:⑴经纬仪安置时应对中测站的中心点,垂球误差应小于3mm;⑵在钢尺量距的过程中应保持钢尺处于拉直状态,不能有弯曲或应石块凸起而导致钢尺凸起的情况。实验报告三一、实验名称:地形图的测绘二、实验目的:⑴练习绘制坐标方格网的方法;⑵熟悉各种地物符号;⑶练习竖直角观测,记录及估算的方法;⑷练习用望远镜视距丝(上、下丝)读取标尺读数进而计算视距的方法;⑸练习展绘控制点和碎部点的方法。三、实验器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