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VIP免费

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_第1页
1/7
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_第2页
2/7
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_第3页
3/7
课堂设计(论文)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年级:09学号:0902090004姓名:崔宁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10月17日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摘要:土地制度是农业最根本的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土地承包制实施以来,系统分析了土地承包制的绩效,探讨了土地承包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关键字:土地承包、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一、土地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做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土地承包责任制其最先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村民发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土地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土地承包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由于这种形式适应了当时的农业发展形式,使得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二、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具体形式有(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三、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政策绩效(一)解决了合作社时期监督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效率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大,人数多,个人的兴趣、能力和禀赋不同,付出的努力会不同,由于监督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很多人会选择偷懒,搭便车,当退社自由被剥夺后,变为一次博弈,因而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效率低;而在土地承包制中,农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投入的劳动,精力增多,产量也会增加,那么收入就会增加,于是就能实现自我监督,不会再轻易地偷懒。由于收益增加的归属由全队改为自己,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的可能性。其次,与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大,土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由于个人农产规模小,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蓄力,机械化水平也非常低,养活众多人口的压力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离用好每一寸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合作社完全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加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必然会导致农民相对粗放的经营。土地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激励,使他们自觉地在自己很长时间内拥有使用权的小块土地上尽可能的精耕细作,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二)实现了土地产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国家和集体具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户家庭具有土地的使用经营权,这一制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1952年到1978年,实行土地承包制前,农业总产值增长仅为2.9%,而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总产值增长达7.7%,增长了4.8个百分点。农民不再是为集体而生产劳作,不再靠平均主义获得报酬,而是与自身的劳作效率和数量有关。因此,农户都自觉积极组织生产,不再需要监督和强制手段,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监督成本等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效、飞速发展(三)有利于运用比较优势,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各家各户的土地与劳动力边际产出是不尽相同的,在生产队体制下,各地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局限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