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VIP免费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1/12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2/12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3/1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P108例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重叠问题的价值,掌握用“韦恩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重叠问题题目的方法,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2、进一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课件、带有学生姓名的小贴片。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下面统计表师:朝阳小学三(1)班选出8人参加学校的语文活动小组,又选出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生:8+9=17人,师:同意吗?一定吗?生:齐说同意、一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出示图1集合圈,语文组数学组师:你能把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人的姓名图片贴在下面两个圈里吗?师:相机出示带有17个同学姓名的图片。二、探究新知1、问题的引出师: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师:认真观察这张表格提供的信息与前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有什么不同?生:有几个同学重复了。生:有三个同学既参加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师:刚才这位同学说“重复”是什么意思?生:重复,就是一个人参加了两项活动。师:在实际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了吗?生:遇到过,比如我既参加了象棋小组又参加了绘画小组。生:我参加了三个兴趣组。师:假如还用两个圈来表示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人数你认为下面那幅图能代表你们的意思?生:图2。因为图2有重复的部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只能用图2来表示来表示重复的关系吗?生:两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交叉在一起也行。师:谁来说说重复的部分是什么意思?生:重复部分就是两项活动都参加人。师:同意吗?生:同意。师:参加语文组的有几个人?参加数学组的呢?生:语文组有8人,数学组有9人。师: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觉得用哪副图来表示参加两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贴一贴。2、沟通汇报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强调不管圆圈中学生姓名怎么放,但这三个重复的同学都放在重叠的部分上。师:怎样计算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生:一共是14人,我是数出来的。生:8+9=1717-3=14师:第一个表格为什么直接用8+9=17就算出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而这一次8+9后还要再减去3呢?生:因为假如还是17的话就把杨明、李芳、刘云多算了一次,因此要减去3。生:第一个表格没有重复参加的,第二个表格有重复参加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不管用数的方法还是用算式计算都要注意什么?生:不能把重复的三个人多算了一次。3、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感受其的价值。师: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现在谁来说说这个集合图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生:三部分,左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语文组的人数中间一部分表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右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数学组的人数。师:相机在集合图上标示出“只参加语文组”、“既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只参加数学组”的字样。师:简单介绍“韦恩图”来历。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提供的信息不会像表格中那样的。师:相机把例题呈现在统计表中的学生姓名打乱。师:假如给的是现在这样的信息,你觉得“韦恩图”和文字所提供给的信息,哪一个更能清楚地表示出只参加“语文人的”、“只参加数学的”、“两项都参加的”这三者中间的关系呢?生:用“韦恩图”来表示。师:用“韦恩图”不仅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便于我们计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你认为在什么样情况下使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呢?生:有重复关系的,师:相机板示课题: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三、巩固应用,落实“双基”1、教材p110练习二十四第1题2、教材P110练习二十四第2题四、拓展延伸,进展能力师:改动教材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方式为:三(1)班由8人参加语文活动小组,有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师:请同学读题,并与原例题进行比较师:请同学拿出第二组供贴图用的学具片师:结合生活实际,展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文森传品+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家传播文化教育的小店,资料丰富,随意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