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四则之蚊子和狮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2.学会阅读寓言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复述故事情节,基本明晰寓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表演、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前,学生已经能初步学习寓言,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感情的共鸣,同时也能联系生活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能有效地培养写话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学情。三、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情节,基本明晰寓意。难点: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四、教学过程:1、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以《挑战书》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要说实话哟!(出示“挑战书”课件,喊一生读)你们觉得这故事是真的吗?)(1)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出示课题,学生大声读,老师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学生齐读。(2)检查预习,了解寓言,完成知识卡片填空。2、学法实践:(过渡:了解了寓言特点,我们还要学会阅读寓言,怎么阅读一篇寓言呢?)寓言阅读三步法:情节分析语言赏析寓意解析(1)实践活动一:初读,情节分析要求:初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也可用几个情节的形式概括。)(2)实践活动二:品读,语言赏析(过渡: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故事情节,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精美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的?)要求:1.划一划: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描写蚊子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或词语,并把你的理解批注在旁边。2.读一读:有个性地阅读(提示:可以在句首和句末加叹词读、可以补上狮子和蜘蛛的话分角色朗读……)(过渡:刚才同学们边读边勾画而且在做批注,展示了你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美妙的声音。)3.议一议:蚊子战胜狮子败给蜘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了读的基础,相信同学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理解。请看屏幕!)(3)实践活动三:悟读,寓意解析(过渡: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他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当他转身走开时,却成了一个哲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1.从蚊子的角度。2.从狮子的角度。3.从蜘蛛的角度。4.联系蚊子、蜘蛛、狮子三者考虑。)小结:看来寓言的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是它却寄寓着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特点。拓展延伸:(过渡:到这里,我们又有了一个疑问,这些假编的故事有没有生活的基础,与我们生活有没有联系呢?请看屏幕!)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蚊子一样的人,或者自己有没有像蚊子一样的表现?读完此文,你得到什么启示?总结:本文通过记叙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的、忽视自己短处的人。启示我们:即使取得多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事上受到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