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结线虫PeanutRootKnotNematode花生根结线虫病又名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矮黄病、黄秧病等,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症状: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地下部形成根结和须根团。严重时变褐腐烂。果壳上则形成疮痂状虫瘿。花生根结线虫病病原:病原线虫有2个种,即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我国发生的主要是北方根结线虫,在广东湛江和海南发生的有花生根结线虫。均属侧尾腺口纲、根结线虫属线虫。两种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都很广,已知北方根结线虫可侵染大豆、绿豆、冬瓜、南瓜、甜瓜、黄瓜、萝卜、油菜、甘蓝、芝麻、马铃薯等550余种植物;花生根结线虫可侵染小麦、大麦、玉米、番茄、柑桔等330种植物。花生根结线虫1.卵2.二龄幼虫3.将蜕化的幼虫(雌)4.未成熟的雌虫5.雌虫和卵囊6.将蜕化的幼虫](雄)7.未成熟的雄虫;8将蜕化的雄虫9.雄虫病害循环:主要以卵、幼虫在土壤中的病根、病果壳及粪肥中越冬。田间主要随土壤、流水、人畜及工具传播.由花生根尖侵入,吸取营养,并引起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根结。幼虫在根结内生长发育,再经3次脱皮变成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卵于胶质卵囊内,卵囊存在于根结内或一端露于根结外,雌虫产卵后死亡。卵可继续孵化为害,北方根结线虫在山东一般一年发生3代。有再侵染。发病条件:1.土壤温湿度、土质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幼虫侵染影响很大。幼虫侵染的温度范围为12~34℃,最适为20~26℃。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和90%以上都不利于幼虫侵入,最适侵入的土壤含水量为70%左右。土质疏松的砂壤土和砂土地发病重,粘土和低洼碱性土壤发病轻,甚至不发病。2.轮作田发病轻,连作田发病重。3.春花生比麦茬花生发病重,早播比晚播发病重。病害控制:1.加强检疫工作2.加强农业防治病地花生要就地收获,不要带出田外。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和杂草,就地晒干,集中烧毁。不用未经干燥处理的病株残体作饲料或沤粪,减少初侵染源。改良土壤,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改善灌溉条件,不要串灌,防止水流传播。与甘薯或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3.药剂防治播种时每hm2用3%米乐尔颗粒剂120kg,或15%涕灭威颗粒剂18~21kg,或10%克线丹颗粒剂22~44kg或力满库颗粒剂30~60kg,沟施或穴施,注意前3种药剂不要直接与种子接触,否则易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