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SiCoSeNaAl第六章有益元素指那些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但至今尚未被证实为必需元素,或者只对某些植物种类或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为植物所必需的元素。有些元素虽不是植物必需但可通过增强植物抗性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些元素为动物所必需,而动物往往是通过植物或其产品摄取这些营养元素。这些元素也属于有益元素。目前发现的有益元素包括Se、Si、Na、Co、Al、V、I、Cr、As、Ta等十余种,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一些新的元素。随着试验技术的改进,有些有益元素将来很可能被证实为必需元素。必需元素为各种作物所必需,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而有益矿质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但不为植物普遍所必需。有益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1、为某些植物类群中的特定生物反应所必需。如钴为豆科作物根瘤固氮所必需;植物对有益元素的需求量要求十分严格,缺少时影响生长,过多时则有毒害作用。以适宜的含量作为区分有益元素的界限是至关重要的。2、某些植物生长在该元素过剩的环境中,经长期进化逐渐变成需要该元素。如水稻对硅,甜菜对钠;第一节第一节硅是地壳中较丰富的元素。在土壤溶液中,其主要形态为游离单硅酸Si(OH)4。土壤溶液中Si(O)2平均浓度为30-40mg/L。当溶液中SiO2浓度大于1.2mg/L时,Si(OH)4过饱和或单硅酸局部聚合。高等植物吸硅能力各有特色。一般栽培高等植物吸硅能力各有特色。一般栽培植物可按植物可按SiOSiO22含量分为三类:含量分为三类: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一)、含量(一)、含量11、水田禾本科:、水田禾本科:10-15%10-15%,如水稻和木,如水稻和木贼。贼。22、旱地禾本科:、旱地禾本科:1-3%1-3%,如甘蔗、燕麦、,如甘蔗、燕麦、大麦等。大麦等。33、多数双子叶植物尤其是豆科植物:、多数双子叶植物尤其是豆科植物:<<1%1%(豆科植物(豆科植物<<0.5%0.5%)。)。植物种类部位含量植物种类部位含量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玉米根茎秆籽粒根茎秆籽粒谷壳叶茎秆根3.110.60~2.240.11~0.161.231.06~1.760.04~0.468.406.023.70~5.602.74芒茎秆籽粒茎秆根叶籽粒茎秆穗茎根果穗籽粒4.701.540.425.962.43~3.742.050.995.960.830.780.320.04几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含硅量(SiO2%干重)硅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根据其在植硅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根据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点可分为三类:物体内的分布特点可分为三类: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二)分布(二)分布第一类第一类、总含量高,主要分布于地上部,根中累计少。如燕麦和水稻。第二类第二类、植株各部分的含硅量都低,根中和地上部的分布大致相等。如番茄、大葱、萝卜和白菜等。第三类第三类、根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如绛车轴草。在组织水平,硅多累积于木栓细胞外的表皮细胞壁中,它不仅进入细胞壁,也进入中胶层。植物体内硅的主要形态是硅胶(SiO2•nH2O)和多聚硅酸,其次是胶状硅酸和游离单硅酸[Si(OH)4]。木质部汁液中的硅主要是单硅酸。根系中离子态硅比例较高,地上部则主要为难溶性硅胶。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一、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三)形态(三)形态二、植物对硅的吸收和运输二、植物对硅的吸收和运输高等植物主要吸收分子态的硅(单硅酸),不同植物种类及基因型吸硅能力有显著差异,而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土壤pH,pH值与吸收呈反比)。通常土壤溶液中的硅酸浓度与植物的吸硅量呈正比。植物体内硅的运输仅限于木质部,它在地上部茎叶中的分布取决于各器官的蒸腾率。(一)参与细胞壁的组成硅与植物体内果胶酸、多糖醛酸、糖脂等物质有较高的亲合力,形成稳定性强,而溶解度低的单、双、多硅酸复合物沉积在木质化细胞壁中(耗能低的结构物质)。硅能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可抵抗病虫的入侵。例如:水稻对稻瘟病、褐斑病的抵御能力也随着体内含硅量的增加而提高。三、硅的营养功能(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植物叶片硅化细胞对于散射光的透过量为绿色细胞的10倍,能增加阳光的吸收,促进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