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用地经济性的几个方面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住宅小区规划审批小区规划与营销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本章重点内容第九章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在用地上、建设量上都占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在用地上、建设量上都占有绝对高的比重,因此研究和分析居住区规划和建设的有绝对高的比重,因此研究和分析居住区规划和建设的经济性对充分经济性对充分发挥投资效果,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发挥投资效果,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一般包括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一般包括用地分析、技术用地分析、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及造价的估算经济指标的比较及造价的估算等几个方面。等几个方面。居住区规划全过程均应考虑规划与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居住区规划全过程均应考虑规划与建设的经济合理性。第一节衡量用地经济性的几个方面第一节衡量用地经济性的几个方面〈〈用地平衡表用地平衡表〉:反映居住区规划与建设不同〉:反映居住区规划与建设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各项用地的数量、比例与均值的表格。阶段、不同层次各项用地的数量、比例与均值的表格。((22)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一、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作用和内容一、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作用和内容(一)作用:(一)作用:((11)反映居住区土地使用的水平和比例,作)反映居住区土地使用的水平和比例,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一;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一;((33)作为审批居住区)作为审批居住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方案的和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依据之一。(二)表格内容:(二)表格内容:各类用地现状与各类用地现状与规划指标规划指标面积(面积(hmhm22))占建设用地比例(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人均用地(mm22//人)人)(三(三))计算要求:计算要求: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不得重复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不得重复计算。先组团,后小区,再居住区,由低到高逐级计算。先组团,后小区,再居住区,由低到高逐级汇总。汇总。〈〈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用地,含城市附近与市政设施有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用地,含城市附近与市政设施有关的其他建设用地(机场、车站、污水处理等)。关的其他建设用地(机场、车站、污水处理等)。项目现状现状规划规划面积(hm2)比例(%)人均(m2/人)面积(hm2)比例(%)人均(m2/人)一、居住区用地1住宅用地2公建用地3道路用地4公共绿地二、其他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居住区用地平衡表注: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如市级公建、工厂及不适宜建设用地。二、合理确定居住区各项用地指标二、合理确定居住区各项用地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50~5655~6570~802.共建用地15~2512~226~123.道路用地10~189~177~154.公共绿地7.5~185~153~6居住区用地10010010011、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注:各项指标的确定与城市性质、规模及现有城市注:各项指标的确定与城市性质、规模及现有城市用地情况有关。用地情况有关。居住规模层数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Ⅵ.ⅦⅢ.ⅤⅣ居住区低层33~4730~4328~40多层20~2819~2718~25多层、高层17~2617~2617~26小区低层30~4328~4026~37多层20~2819~2618~25中高层17~2415~2214~20高层10~1510~1510~15组团低层25~3523~3221~30多层16~2315~2214~20中高层14~2013~1812~16高层8~118~118~1122、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mm22//人)人)三、强化城市用地功能,三、强化城市用地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区分城市空间中不同位置土地的功能与区分城市空间中不同位置土地的功能与价值,做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