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VIP免费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_第1页
1/4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_第2页
2/4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_第3页
3/4
RD10501D-201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有机物含量和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编号试验开始日期实验设备设备型号设备编号项目向250mL容量瓶中装入风干试样至mL刻度处注入浓度为%的氢氧化钠溶液至mL刻度处有机物含量静置时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颜色时单项判定□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和标准溶液颜色接近时水浴温度(℃)加热时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第二次比较,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颜色时单项判定□第二次比较,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深于标准溶液颜色时序号原试样的破坏荷载(N)洗除有机物后的破坏荷载(N)原试样的试样面积(mm2)洗除有机物后的试样面积(mm2)原试样的抗压强度(MPa)洗除有机物后的抗压强度(MPa)原试样的平均抗压强度(MPa)洗除有机物后的平均抗压强度(MPa)原试样的和洗除有机物后的抗压强度比单项判定备注项目试样质量G1(g)蒸馏水加入量(mL)稀硫酸加入量(mL)微沸时间(min)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洗涤次数氯化钡加入量(mL)灼烧温度(℃)第一次灼烧后质量(g)第二次灼烧后质量(g)第三次灼烧后质量(g)第次灼烧后质量(g)最终质量G2(g)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Qe=(G2×0.343)/G1×100单项判定备注复核:计算:试验:RD10502D-201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氯化物含量和云母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编号试验开始日期实验设备设备型号设备编号项目硝酸银浓度N(mol/L)试样质量G0(g)氯化物含量空白试验B第一次试验A1第二次试验A2初始读数终点读数初始读数终点读数初始读数终点读数消耗硝酸银的体积(mL)第一次试验氯离子含量(%)Q1=〔N(A1-B)×0.0355×10〕×100/G0第二次试验氯离子含量(%)Q2=〔N(A2-B)×0.0355×10〕×100/G0氯离子含量(%)Q=(Q1+Q2)/2单项判定备注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最大损失率(%)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百分率(%)单项判定备注项目1试样质量G1(g)云母质量G2(g)云母含量Qc=G2/G1×100云母含量2试样质量G1(g)云母质量G2(g)云母含量Qc=G2/G1×100云母含量平均值(%)单项判定备注复核:计算:试验:RD10503D-201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吸水率试验原始记录编号项目第一次试验第二次试验含水率试样质量G11(g)烘干温度(℃)试样质量G12(g)烘干温度(℃)试验开始日期实验设备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第一次称量质量(g)第二次称量质量(g)第一次称量质量(g)第二次称量质量(g)第三次称量质量(g)第四次称量质量(g)第三次称量质量(g)第四次称量质量(g)第次称量质量(g)最终质量G21(g)第次称量质量(g)最终质量G22(g)含水率(%)Z1=(G21-G11)/G11×100含水率(%)Z2=(G22-G12)/G12×100含水率(%)Z=(Z1+Z2)/2单项判定备注项目含泥量试样质量m11(g)烘干温度(℃)试样质量m12(g)烘干温度(℃)第一次称量质量(g)第二次称量质量(g)第一次称量质量(g)第二次称量质量(g)第三次称量质量(g)第四次称量质量(g)第三次称量质量(g)第四次称量质量(g)第次称量质量(g)最终质量m21(g)第次称量质量(g)最终质量m22(g)含泥率(%)Q1=(m21-m11)/m11×100含泥率(%)Q2=(m22-m12)/m12×100含泥率(%)Qz=(Q1+Q2)/2单项判定备注复核:计算:试验:RD10504D-201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颗粒级配试验原始记录编号第1份试样质量(kg)第2份试样质量(kg)方孔筛规格150μm300μm600μm1.18mm2.36mm4.75mm9.50mm<150μm筛余质量(g)第1份试样第2份试样筛余量(%)第1份试样第2份试样平均值筛余含量(%)单项判定备注复核:计算:试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