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合同法司法说明二13条合同法司法说明(二)第十三条释义第十三条被代理人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担当有效代理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后,可以向无权代理人追偿因代理行为而遭遇的损失。本条是对因表见代理成立而担当合同责任的被代理人损害赔偿恳第1页共30页求权的说明。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在其表现出足以让相对人信任其有代理权的外观下所为之代理。表见代理的本质是无权代理,但无权代理的后果要由“外观”显示的被代理人担当。表见代理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49条,该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实践中,解决单位的经理、干部、职工等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越权订立合第2页共30页同,单位是否担当法律责任的问题,必需诉诸于表见代理制度来解决。一、表见代理的构成依据法律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原则上不担当合同义务。只有当缔约相对人有理由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被代理人才担当所订立合同的义务。表见代理制度的适用与代表人责任制度一样,仅适用于行为人越权的场合,法人、经济组织对行为人授予全权或授权不清的场合,无需适用表见代理制度。依据《合同法》第49条的规定,行为人没有第3页共30页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在符合以下要件时,被代理人应当担当法律责任:(一)在订立合同行为与过程中存在表见行为表见行为指行为人表现出的其享有代理权的外观或被代理人表现出的授予行为人代理权的行为或语言。表见行为包括两类:第一类是行为人方面存在的使人以为其享有代理权的外观,比如行为人确系代理人但超越了代理权限,行为人曾经是代理人但在订立合同时代理权已经终止,行为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绍信、公章、合同书等重要证明;第4页共30页其次类是被代理人方面存在的使人误以为授予行为人以代理权的言词或行为,比如,公开声明授予行为人代理权,事实上未授予,或者明知行为人以其名义订立合同而不表示反对,使人产生默示授权的误会。(二)相对人有理由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主观上属于善意根据《合同法》第49条规定的“相对人有理由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表述,构成表见代理对相对人的主观方面有两层要求:一是相对人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二是该信任是有理由的。相对人假如不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比如,相对人明知行为人无代理权,不符合表第5页共30页见代理的要求。相对人虽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但形成信任的理由不充分、正值比如,相对人应当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因自身重大过失而没有觉察的,也不符合表见代理的要求。根据“谁主见谁举证”的原则,相对人对自己的主观善意担当举证责任,并且,由于代理人不具有“代表人、负责人”的特别身份,《合同法》第49条也明确要求相对人必需要“有理由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的”。因此,不适用善意推定方法,相对人实际负担着证明信任行为人有代理权且信任是有理由的举证责任。由于“充分信任”属于抽象事第6页共30页实,推断相对人的举证是否充分,尤其是对行为人的信任是否有理由的推断并无固定标准,所以一方面相对人的举证负担沉重;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对行为人的代理行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的司法裁判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只能在个案中依据实施法律行为的详细情形进行推断。案例一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多个领域有合作关系,乙公司也多次为甲公司向丙银行融资供应过担保。担保手续均由乙公司办公室主任亲自办理。某日甲公司又向丙银行借款,并向银行表示由乙公司供应担保。第7页共30页丙银行根据惯常做法,将借款担保合同交乙公司办公室主任,由该主任在合同上担保人处盖章。合同盖章后,即交丙银行。后甲公司未能按期偿还借款,银行要求乙公司担当担保责任,乙公司抗辩认为乙公司办公室主任在盖章前一周已被撤职,盖章的当天该主任只是在办公室整理、交接文件,已不能代表乙公司。案例二甲公司为向银行借款,由其副总与乙公司财务部经理商议要乙公司为其担保。该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