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细细品尝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肯定有许多感想,须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傅雷家书读后感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溢着父母之爱的教第1页共46页子名篇。他们苦心教育,呕心沥血地培育两个孩子(傅聪——闻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教化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中国父母的典范。傅雷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探讨精深。一封封家书,短不过上百字,长则有上千字,没有很多美丽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只有用自身经验化为简洁而又朴实的建议和忠告,为儿子摆正人生的旗杆,无怨无悔。多数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操不完的心,在一支笔下,到处开花。不问自己的身体,信上也只是轻轻带过,有时却只第2页共46页字不提,只时时刻刻关切着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儿子仿佛是那座五指山,日日压在他们的心头。儿子的思想、活动、花费,全部零碎的小事,父母俩却无不担忧,看似无尽的唠叨,却是忠言利于行,句句金玉良言,事事为其着想。国家一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人常把国家挂在嘴边,打着国家的旗号,吞食国家的利益,干着非人哉的事情。可是傅雷是实打实的爱国,把国家一词植在了自己的心里,生长发芽。不仅是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谆谆教导地教育两个孩子一起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不乱花国家的钱,到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时时彰显爱国之举。中第3页共46页国是礼仪之邦,傅雷也深谙礼仪之道,从送画而不是送钱这件小事,可见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礼尚往来的礼仪风度发扬到国外,尽显泱泱大国风范。每个人都生有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祥与训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另一番关爱,不同于老师的教育,不只是长者的嘱咐,而是父母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专心良苦。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宝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就像一个乖孩子,阅读着,感受着,倾听着,专心牢记着。傅雷家书读后感2第4页共46页父母是宏大的,无私的!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教我们生活的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他们把爱无私的献给了我们,又毫不吝啬的向我们传授生活的阅历。傅雷夫妇赐予了他们孩子最好的教化,那洋洋万语,字字涌动深情。在信中,傅雷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激励;有对音乐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国家和党的建设的看法和看法;有对儿子生活困惑的解答和关切。这些让儿子的人生少走了许多分岔路口,少走了很多错路。这种高质量的教化也让父亲自己得到了回报,他和儿子在精神上产生的共鸣,使他感到心满足足。第5页共46页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躁动担心的年纪。很少有人安宁静静的稳下心来和父母谈谈志向,谈谈志向,甚至连平常的唠家常也已经成为一种奢求。“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趁父母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多陪陪他们吧!张丽珠爱,如春日里明媚的阳光;爱,如心灵上涓涓的细流;爱,如雨后那一抹亮丽的彩虹。傅雷夫妇对他们孩子的爱,造就了孩子们宏大的一生……在饱含深情的爱的甘露的浇灌下,傅聪兄弟在强手如林的国外出第6页共46页类拔萃,脱颖而出。一封封家书,寄予的不仅仅是一声问候,一句祝愿,还饱含了父母在背后那份望子成龙的期盼。一句句教育,无不蕴含着源发于内心深处的亲情。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毫不费劲地看出傅雷夫妇对孩子的良苦专心和谆谆教育。他们严格的家教成就了孩子。父母对于音乐的了解或许寥寥无几,但是为了最最敬爱的孩子,他们情愿从零起先,了解肖邦、贝多芬、莫扎特……阅历此书,你会发觉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一种别样的深情……书信,寄予着千万句关怀,千万条思念。在这一百多封家书中,第7页共46页我们所领会的不仅是文化的经典,更是那句“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的情意。傅雷家书读后感3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