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识花生果实。2、同学们喜难免吃花生吗?小松鼠也喜爱吃啦,他还打算靠花生过冬呢!可他到花生地里却没有找到花生果这是为什么呢?今日我们就学习第25课。认读生字:鼠(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2、圈出文中的16个生字,读一读,不会读的拼一拼。3、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引导学会用ABB4、学生自由读。(三)指导写字1、复习巩固生字2、示范、指导。3、描红、临写。(四)学习第一至第五自然段1、巩固字词。2、图文对比。3、出示课件:填空。4、自由朗读课文。5、指导读书。6、试背课文,四、教学结束:布置学生多了解更多的生物在何处生长。篇二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并能用“自言自语”说话。3、经历品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二、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瞧,它来了———(出示小松鼠的图片)1、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2、谁还同意和它说说话?[生:小松鼠,你在干什么呀?师:我想去找花生果你能帮助我吗?]出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老师也变换角色参加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二)朗读生趣,深化感知1、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出发了!出示图一:一片花生地。2、瞧,那儿是什么呀?学生按图想象说话。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说话。[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这么美的景色到底是什么呀?小松鼠也有疑问了。⑴出示:第二自然段,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生仿读自由练读→两人分角色配合读→一人分角色读⑵听了蚯蚓的话,假如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学生转变角色想象练习说话。⑶(师引读)小松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呢!它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4、于是它就行动起来了。出示: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看花生结果了没有。”⑴理解“每天”①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②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③今日呢?噢,这就是——“每天”[承上启下,想象理解,通过从前天、昨天、今日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⑵理解“自言自语”①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②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⑶对了,小松鼠心里可着急了!出示第四段并指导朗读第四段,通过言语神情来表现。5、小朋友们,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你能告诉我吗?(在泥土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沟通:我从爷爷奶奶那儿知道的;我在乡下亲眼看见过的;文中蚯蚓说的……)6、指读蚯蚓的话。[不仅与书本结合,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一切来源于生活,要学会细心观察生活。](三)想象说话,表演激趣1、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场!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