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和谐教育“四步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和谐教育”——这确实是发觉深藏在每一个内心的财富,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本人。人的充分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对此,我也有几点浅薄的认识。一:给本人一个精确的定位这个定位我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保持一份平和欢乐的心态。由于热爱教育事业,因此我从来都没有懊悔过本人的选择。对能在实验中学这个久经考验的优秀团体中教书并得到成长,我感到非常骄傲。在现在如此一个瞬息万变、物欲横流的时代,老师照旧摘不掉贫寒的帽子,但我想:既然我没有更多,更好的地点去,就应该要心系本人喜欢的这份工作,尽可能的不抱怨,尽可能的揣摩怎么样教书是欢乐的,并享受这份欢乐。没有苦恼是假话,但是碰到苦恼,我常想:我来教书工作,不是为来找苦恼的;记得有一位热爱兰花的禅师出门前千叮万嘱小徒弟们要照顾好兰花。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兰花打得支离破裂,小徒弟们胆颤心惊,生怕师父回来会责备,结果禅师回来看到这般模样并没有嗔怪徒弟,反而宽慰大家说:“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的。”同样的,我们的老师假如一直以一颗不改初衷的平和欢乐心态,来面对我们工作,面对工作中的层出不穷的咨询题,不也是一种襟怀的表达吗?二、勇于追求本人的风格没有风格的教学,就像是依附在别人生命中的灵魂。被动的,在别人的生命里耗完本人的时间。天津理工大学教授曾宪顺在谈创新一词曾说:“在本人的领域有独特的一面!”我认为一个老师一个真正的把老师这个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而不是当作职业来做的老师,都应该在本人的教学领域中喊出本人的声音,制造属于本人的风格。因此参加工作以来,我不断鼓舞本人要做一个有追求有风格的老师。“求新、求异、更务实”这是我追求的核心,我把其详细践行于“坚持学习,真诚合作”这八个字上。近16年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记,做读书笔记,积累的日记本、笔记本已有几十本。这些不一定都有价值,却一定有意义,不一定说立即得到多大的效果,却时时提示我必须不停的去改变。作为班主任,我不断坚持早到班、勤坐班,几乎是学生到班之前我到班,学生离校之后我才离校。尽管与学生朝夕相处,但我坚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学生的良师,当家长的益友。我十几年来坚持与学生一起学习,即时交流。如此,尽管艰苦,但也乐在其中,记得2000年从我班毕业的一个学生叫柯卉兵,高考未到达预期的目的(距人大录用的分数线低7分),心理非常不是滋味,他首先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们综合分析了多方面要素,最后,他接受了我的建议,选择了湖大;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他又接受了我的建议,选择了华师附中;随后考取武大研究生,他仍不忘先将喜讯告诉我。每每现在,我心中就油然而生一丝欣慰。现在我教的八(10)班学生与我们老师合作更默契。不久前,班科联络会上,地理苏老师还笑着说:“(10)班的小孩确实擅长合作,教他们几乎确实是享受!”回溯我教的近三届学生,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届届位居榜首,普高上线率稳居第一,综合评比也稳居第一。我所教的2006届学生共50人,其中有40人次文章见诸报端,6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现在我们八(10)班已有36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参加书法表演的何泽丰同学确实是在去年获市级书法一等奖……每每盘点收获,我自然就更坚决了追求本人风格的决心。二:架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小孩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小孩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本身就需要同小孩的心弦对准音调。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我用三个短语共十二个字来概括:道出常情,跳出常规,巧借契机。一、道出常情。所谓道出常情,指的是老师面对学生应该确立一种平等的交流根底。顺引学生按照人之常情行事,在他背离常情的时候,坚持循循善导,例如:班上有个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便模拟其家长签字,小组长发觉这个咨询题后便批判了他,这个学生一气之下竟然和小组长打了起来。事后,我找到他,他余怒未消,我因此咨询他:“这个世界上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