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53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3、能够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4、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教具准备:课件、导学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复习:单位互化。1米=()分米1分米=()厘米30米=()厘米1千米=()米15千米=()厘米2500000厘米=()千米(二)脑筋急转弯:1、师: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生:在地图上爬。2、展示中国地图,通过地图给学生介绍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三)动手画一画:1、在练习本上能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2、在练习本上能画一条10米长的线段吗?(四)谈话揭示新课,并板书:比例尺。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比例尺。二、探究新知:(一)、自学课本53页内容,思考下列填空,并找学生回答前两个问题。1、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2、比例尺可以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3、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随后在解决。)(二)、汇报自学学到的内容。1、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然后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好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2、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3、介绍求比例尺的两种方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4、认识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00000)A、出示一副地图。B、提问:数值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另外一种形式是什么/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cmC、介绍这就是数值比例尺。5、认识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0---50km)A、出示一副地图。B、提问:数值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地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C、介绍这就是数值比例尺。6、学生尝试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A、提问: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B、出示地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比例尺0---50km)带领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50km=1cm:5000000cm=1:5000000D、想一想: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E、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更不是一把尺子。7、进一步理解数值比例尺。A、认识放大比例尺。师: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如一副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生:图上2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的1厘米。师: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B、认识缩小比例尺,并做对比。师:小明说,这两幅图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你同意吗?比例尺:1:10比例尺:10:18、观察前面所出现的数值比例尺,并做对比,看一看,有什么发现,比例尺:1:100000000比例尺:2:1比例尺:1:10比例尺:10:1比例尺:生:比例尺当中比的前项或者后项为1.师: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9、教学例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师:同桌讨论怎么解决。之后板书过程。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0km:=12000000cm:=1:5000000三、巩固练习(进入智慧城堡)1.做一做: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2、判断。a、所有比例尺的前项都为1.()b、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c、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千米。()d、一个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上为5厘米,它的比例尺是1:10.()师:观察上面两个比例尺,你有什么发现。3、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量出右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是多少。四、课堂小结师:静静地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1、比例尺是一个比,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