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18牛和鹅教学目标1.会认“谓、拳”等12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生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2.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识批注,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重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出批注(一)出示单元导语,齐读(二)揭示课题,明确要求让我们走进“童年生活”的第一篇课文《牛和鹅》,一起学习批注这种阅读方法。二、初读课文,了解批注(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词。所谓拳头酒瓶衣襟胳膊恐怖凭这点欺负(会认)扳牛角跪下来捶背顽皮脖子大概摔倒掐住(会写)提醒:“胳膊、欺负”两个词要读轻声,“扳、捶、摔、掐”这四个字部首相同。重点指导学习“捶、摔、掐”三个字。2.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读准音,读通句。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二)整体感知,认识批注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师: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围绕这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边读边留下思考的痕迹。引导抓角色要点概括:“我”小时候十分怕鹅,在被鹅袭击时幸好金奎叔救了“我”,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我”再也不怕鹅了。2.认识批注。师: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要学习一项新本领——批注。你们以前用过批注这种方法吗?(圈画过生字词、自然段、重点词句……)什么是批注呢?(1)出示毛泽东同志批注的《二十四史》片段,认识批注。批——用圈或线标画出相应的重点;注——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理解写下来。(2)了解批注的作用:批注能让阅读思考更深入,理解更深刻。三、范例引路,学习批注(一)学习在哪儿批,批什么师:一个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边读边批注。请看——(出示文中的批注)1.学生读文中的批注,发现批在哪儿,批了什么。(出示文中第一次、第二次批注)2.汇报。预设:(1)批了什么?在哪儿批?“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疑问批,在右边空白处。“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想法批,在右边空白处。(2)小结:“可见,批注就是把阅读时产生的疑问、想法和感受等写下来,字要写得小且内容简洁,批在旁边,叫旁批。”(二)学习多角度批注师:课文除了批注疑问、感受外,还可以批注什么呢?(出示课后习题一)1.默读课文,思考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2.出示全文其他批注,交流。预设:(1)“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理解感受批。(2)“几个具体的动词,就把‘我们’对鹅的恐惧写出来了。”——表达、写法批。3.梳理、小结“批注”。师:从课文中的例子中,我们发现批注的角度有:疑问、理解、看法、感受和欣赏等。(三)引入“交流平台”再学批注(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1.学生齐读“交流平台”内容。2.教师结合板书和平台内容小结:“批注的位置——旁批;角度——理解、疑问、感受、写法等;方法——标画相应的词句,写上简单的批语。”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实践操练作批注。(难点)2.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金奎叔的话”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读“心情”,操练批注过渡: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批注,但这篇课文主要学习的是——(一)出示课后习题二和单元要求,学生边读文边批注(二)用句式交流批注和理解1.出示句式:我画出的词句是——我的理解是——我批的词句是——2.预设:(1)见到鹅时“我”的心情:“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才敢走过去。”我画的句子:“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才敢走过去。”我的理解:从“远远、绕”等动词中体会到“我”很害怕鹅,见到鹅就躲。我批的词句:“我”害怕鹅,见到就想躲。教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