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2.飞石•延段:用作园路,茶庭中居多。【飞石】从桃山时期出现,石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展示庭园空间的路。类似中国园林的汀步。飞石分歧点一般放有体量较大的伽蓝石等踏分石,与飞石形状和大小进组合。【延段】即由不同石块、石板组合成的石路,石间距成缝状,不像飞石明显分离,相对于飞石有固定的组合,延段的组合相对比较随意。一般分为真延段、行延段和草延段。3.潭和流水潭日本庭园中的潭分为天然的潭和人工的潭,也就是中国庭园中常出现的叠水和瀑布。日本早在平安末期《作庭记》就对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按潭落水形式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系落、重落、左右落和横落等十余种。流水日本庭园中常可见到溪流通过,形状十分自由随意,崇尚自然,在溪流中庭石多出现在潭口周围或溪流中的小岛和转弯处。4.石灯笼最初为寺庙的献灯,由于造型独特而在庭院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兼具照明功能。其设置根据庭园式样和规模,最早出现在茶庭中。奥院、泰平等体量较大的灯笼一般放在回游式大庭院的广场等主要景点上,春日、西屋等中型灯笼一般放在平庭中,而小灯笼,如绍鸥、织部等则多放在小庭和茶庭中。另外,灯笼旁还要配上役石和役木。5.石塔石塔源于佛教,一般分为五轮塔、多宝塔、三重塔、五重塔和层塔等,其中层塔又可分为五层塔、七层塔、十三层塔等,五轮塔是五层塔的一种,由空轮、风轮、火轮、水轮、地轮组成,宇宙中一切都存在融会于五轮塔之中。体量较大的五重塔、多层塔可单独成为独立借景,一般设置在山的中腹和岛上,形成一个眺望的景观。体量较小的多宝塔、五重塔多用作禅庭和石庭的添景,设置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