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题型: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绘图、论述第一章古埃及一、金字塔的演化1)初期代表作品:玛斯塔巴古埃及人特别重视建造陵墓。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陵墓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不仅有庞大的地下墓室,还在地上用砖造祭祀的厅堂,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称为玛斯塔巴。2)中期:多层金字塔代表作品:昭塞尔金字塔、麦登金字塔(建于第三王朝末期)、达舒尔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23年)特点:1、阶台形,分为6层;2、形式和风格上简练稳定,发展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3、适应石材的特性和加工条件;4、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建筑群体艺术处理手法:对比1、祭祀厅和其他建筑表面装饰性的雕刻,它们的垂直的分划与塔的水平分划形成对比。2、祭祀厅较小的尺度与塔身的大尺度形成对比;3、祭祀厅的纤细华丽与金字塔的端重、单纯、形成对比。4、沿人流线作纵深的,多层次的艺术布局,形成建筑空间心理的对比。P103)成熟期代表作品:吉萨金字塔群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离首都孟斐斯不远的吉萨造了第四王朝三位皇帝的3座相邻金字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群体特点:1、形式极其单纯,完全采用简洁的几何形;2、金字塔更加高大,与其他附属建筑对比强烈,凸显其主体地位;3、石建筑摆脱了对木建筑的模仿,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纪念性建筑物的典型风格形成。4、注重群体艺术处理。(1)胡夫金字塔•较早地采用了正锥体型制;•原高146.6m,为古代建筑高度之冠;•内部结构复杂,共有三个墓室;(2)哈弗拉金字塔高约143.5m,高度仅次于胡夫金字塔;1外国建筑史有着更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物(大斯芬克斯);不仅通过体量,而且通过流线上的心理控制,表现了法老的权威;内部结构安排比胡夫金字塔差。(3)门卡乌拉金字塔高度为66m,是金字塔衰落的开始;内部结构纷乱,只有一条甬道,一个墓室。二、山岩中的陵墓1)代表作品: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中王国时期,迁都到上埃及底比斯,峡谷狭窄,两侧悬崖峭壁,皇帝门仿效当地贵族的传统,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利用山岩崇拜来神话皇帝。1、祭祀的厅堂成为陵墓建筑的主体。2、充分利用自然,依悬崖而造,按纵深系列布局。3、内部空间形象的艺术性加强了。4、广泛采用了柱廊形式,建筑有了光影和虚实对比。2)代表作品:哈特什帕苏墓1、规模更大,更加壮丽,同悬崖的结合更紧密;2、彻底拜托了金字塔的形制,新的艺术构思完整了;3、柱廊比例协调;4、建筑艺术的重点处理从外部转向了内部。三、太阳神庙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氏族公社的进一步阶梯,皇帝专制制度强化了,太阳神在天上取得了统治地位,同高于一切的太阳神结合起来,被称为太阳神的化身,皇帝崇拜彻底拜托了自然崇拜,祭祀们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形制:1、强调纵轴线。2、两个艺术重点。3、建筑艺术全部从外部形象转到内部形象。4、柱与梁组成的梁柱结构,形成独特而神秘的艺术氛围。代表作品:阿布辛波石窟庙、卡纳克神庙、鲁克索神庙第二章古希腊一、柱式特点1)多立克柱式1、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反映农业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2、细长比1/5.5—1/5.75;柱子粗壮宏伟,开间较小(1.2-1.5柱底径),收分明显。3、性格:刚劲、有力、率直、象征男性。4、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外廓上举。5、横截面,上细下粗,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6、装饰:无柱础,只有平淡的柱头。2)爱奥尼克柱式1、流行于小亚细亚经济比较先进的共和制城邦里的爱奥尼式,反映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2、细长比1/9——1/10,柱子较纤细轻巧,故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收分不明显。2外国建筑史3、性格:精致、典雅、柔和有弹性、象征女性。4、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廓下垂。5、横截面:上细下粗,凹槽相交成面,凹槽明显增多。6、装饰:有柱础,柱础上有圆形石盘,重视雕饰。3)科林斯柱式外形: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一颗旺盛的忍冬草,其他各部分与爱奥尼柱式相同。二、卫城平面布局、走向1)雅典卫城的布局1、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2、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3、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