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创建市级四好村工作汇报范文一、强化组织领导,抓实“四个到位”,确保“四好村”创建工作有力推进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补齐绿色崛起的最大短板,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努力抓好项目支撑、加快发展脱贫产业,确保今年退出16个贫困村、5014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创建市级“四好村”打下了坚实基础。“四好村”创建工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载体,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我县高度重视“四好村”创建工作,今年来,在市委农工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县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载体,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全面开展了市级“四好村”创建工作。对照市级“四好村”创建标准,细化方案,落实责任,强化举措,强力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组织领导到位。“四好村”创建,必须建立一套坚强有力、指挥有序的指挥体系,将创建工作一开始就上升为县委、县政府的意志,集中力量,有力推进。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农工办、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彝族自治县“四好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四好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督查等工作,有力有序推动工作开展。(二)宣传动员到位。“四好村”创建,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得到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将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为此,我县充分利用全县干部大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院坝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四好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及时总结创建活动中的经验,树典型、立标杆,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争创,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三)制度规范到位。“四好村”创建,必须坚持走群众自主与制度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将群众的主动性创建性引导到法治的轨道上来。为此,我县始终坚持发展与法治并行的创建原则,在“四好村”创建活动中,我县制定了活动方案,对标创建要求,从创建目标、任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结合脱贫攻坚16项专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规,从住房建设、产业发展、良好习惯、文明新风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引导各村认真总结《村规民约》,探索形成《民主议事会制度》、《村三务公开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移风易俗三年攻坚计划》,制度建村取得新成效。(四)检查评比到位。“四好村”创建,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考核体系,将创建工作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通过痕迹管理和工作成效检验创建的成色和质量。为此,县政府制定了20xx年“四好村”创建评估试行办法,由县农工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等部门负责对照创建标准,对各村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评分、整改提高,月初对上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二、扭住工作重点,突出“四个好”,“四好村”创建初见成效“四好村”创建,关键是突出重点,在“四个好”上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成为现实。(一)住上好房子。住有所居是群众最本真的愿望,是最根本的民生。我县把“交通先行+新寨”作为最坚实的保障、最利长远的措施,推进住上好房子为基本要求的新寨建设,推进交通改善为先导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25个创建村建成畅通村道、组道,基础实施条件显著改善,目前,我县25个创建村住房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已全部完成。(二)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是群众最美好的愿望。我县把“产业发展+培训就业”作为最长效的增收支撑和最根本的脱贫举措,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庭院经济,加大技能培训,努力增加贫困户收入,让群众在脱贫的基础上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通过充分发挥生态和立体气候特点,积极引导特色产业,大力扶持花牛、山羊、跑山鸡等适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