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邮包》教案《一个邮包》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个邮包》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个邮包》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乱扔东西是不文明的行为,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2、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重点: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乱扔东西是不文明的行为,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材料准备:PPT、邮包一个(里面有瓜子壳、酸奶杯、肉骨头等)。活动流程:情景导入→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迁移运用第1页共16页一、激趣导入1、(出示邮包)老师这里有个邮包,请小朋友猜猜是谁的?2、狗熊先生的这个邮包里会是什么?幼儿猜测3、我们看看邮包里到底是什么?二、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1、到底大熊邮包里的东西哪里来的,我们来看一看。2、森林里的动物小区,环境真美啊,为什么你觉得环境很美的?3、狗熊先生也住在这个小区里。看看现在狗熊先生在哪儿呢?它在阳台上干什么?4、猜猜狗熊先生吃完东西后,他会怎么做呢?5、(观察熊猫太太):熊猫太太的院子怎么样了?她会高兴吗?住在楼下的熊猫太太会怎么做?6、熊猫太太把这些东西装在马甲袋里会怎么做?为什么?7、原来熊猫太太把这些东西寄给了狗熊先生,还写了一张纸条给它。纸条是这样写的:狗熊先生,你认识这些礼物吗?8、大熊看了着封信,心里会怎么样?它会怎么做三、应用迁移1、现在动物小区的环境很整洁。那我们的幼儿园怎么样呢?2、除了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脏宝宝要捡起来,还在哪些地方也要这样做呢?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知道我们都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第2页共16页的宝宝。""不管在家里、小区里、幼儿园里还有其他公共场所都不能乱扔垃圾,看到脏宝宝也要马上把他们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四、活动延伸1、那现在吴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找找脏宝宝,让我们的幼儿园也变得和动物小区一样整洁好吗?活动反思: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有时会看到一些邻居因为乱扔垃圾而吵架。在幼儿园里,楼下的小朋友偶尔也会捡到楼上的小朋友掉下来的玩具。由于幼儿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一个邮包》教材情节简单,内容有趣生动,贴近幼儿生活,且具有教育价值,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周围生活中的美和朋友间的友情,易于幼儿理解。在活动中,我准备尝试用图片观察和故事欣赏的方式进行,对个别图片着重讲解,以看看、猜猜、讲讲的形式演绎这次的阅读活动。《一个邮包》的故事中,狗熊先生的不文明行为可引起孩子们关注“保护小区环境”的思考,从而使幼儿更加注重自身的行为习惯。结合《生活》用书——好习惯的养成,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思考:除了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文明礼貌的行为呢?从而激发幼儿争做文明小公民的愿望,成为宣传文明礼仪的小使者。观察画面,在看看、猜猜、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知道保持环境卫生,不随便乱扔果皮纸屑的道理。第3页共16页《一个邮包》教案2设计思路:《一个邮包》是中班主题“周围的人”中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孩子们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又很有教育价值。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这样的不文明现象是有存在着的,因乱扔垃圾而引发了相互争吵产生矛盾。因此通过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更能让孩子们去认识同伴之间的那份友情,体验相互关心与友好交往。《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接触、了解周围生活环境的人、事、物、理解并遵守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学前期幼儿所要获得的基本经验。”在活动中,通过故事,引入现实生活中,从自己出发,从班级出发来寻找文明的事,大家都来争做一个文明的孩子!对于目标的制定,想通过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来引发孩子对与故事的猜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对于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目标取向。在环节的架构上,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轻松谈话——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欣赏故事——表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