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申报材料五篇柳政发【20XX】13号柳林镇关于第三批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申报材料柳林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实施“稳定农业基础、发展民营经济、繁荣商贸文化、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经济强镇、文化旅游名镇,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次申报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必将使我镇能够在各项优惠政策的保障下,继续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申报全国小城镇发展和改革试点镇符合我镇发展实际,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并积极申请成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单位。现将我镇自然概况、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汇报如下:一、柳林镇发展慨况柳林镇地处XX县区的东北角,是东昌府、XX县区、临清三县市区的交界地段,东与XX县区斗虎屯镇和梁水镇接壤,南与范寨乡、西与甘屯乡毗邻,北与XX县区尚店乡相接。全镇辖50个行政村,5.3万人。全境南北长9.7千米,东西宽10.6千米,总面积70.01平方千米。20XX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8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3亿元,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亿元;财政收入1680万元;镇区人均生活费收入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储蓄余额3.8亿元。镇区内新建楼房36栋,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先后获得XX省环保旅游名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城乡建设、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在XX市实施的强弱乡镇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中,被列入经济强乡镇试点单位。。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柳林是“中国名镇”、省级中心镇、XX省环保旅游名镇,正在申报中国文化艺术名镇。平民教育家、希望工程鼻祖武训先生和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就第1页共5页诞生在这里。有驰名中外的武训纪念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林花鼓”和“降狮舞”。临莘公路、堠码公路、京杭运河在镇区穿过,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多处自提水扬水站和完善的排水系统,旱能浇、涝能排。经济门类齐全,物产资源丰富。纺织、制糖、轴承、绳网、镀锌板、假发六大主导工业产业初具雏形。全镇规模以上企业25家,投资过千万元企业15家。柳林轴承有限公司产品荣获XX省著名商标。拥有五十万枚纱锭、一百万吨糖果、三百万套假发、一千万套轴承项目的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投入、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年均增长30%以上。着力培植蔬菜、畜牧、花生、林果四大主导产业,花生、蔬菜、水果面积3万多亩,全镇畜牧业收入达一亿多元。商贸物流发达,市场繁荣活跃。粮食、蔬菜、服装交易量大,800个商业网点遍布全镇,门市房面积达6.7万平方米。20XX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8亿元,是XX县区东部区域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完备的供电、通讯设施和发达的客货运输,为柳林镇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筑风格独特,设施日臻完善。镇驻地以武训先生生活的清朝后期时代背景为建筑风格,一街一色,一区一品,打造古色古香历史文化名镇。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清馨苑社区、武风文韵社区、梨园头社区、政府社区、三里屯社区等五个中心社区和主要街道沿街房屋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拆迁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二、柳林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振兴和发展关键时期,《柳林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规划出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建设蓝图,动员全镇人民集中力量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对于实现打造经济强镇、文化旅游名镇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页共5页1、全力建设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广度和深度,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服务业为先导,以工业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