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2.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4以下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5.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6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8.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合成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D.同源染色体出现9.对图10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B.非姐妹染色体交换结束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10.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11.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12.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13.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A.5.6×10—6、5.6×10—6和2.8×10—6ugB.5.6×10—6、0和2.8×10—6ugC.2.8×10—6、5.6×10—6和5.6×10—6ugD.11.2×10—6、0和5.6×10—6ug14.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A.2、4和4B.2、8和4C.4、4和4D.2、4和815.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C.③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16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17下图为男性曲细精管横切面模式图.表示由精原细胞(a)生成精于的过程。图中不可能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是(A.细胞aB.细胞bC.细胞cD.细胞d18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特点,人类男女性别比例是1: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19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B.23C.4D.020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A.精巢中的细胞B.受精卵C.骨髓干细胞D.雄配子21.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