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表头由交底人填写,交底人与单位:项目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安全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名称编号:盖板预制安全技术交底接受单位接受人接受时间接受单位接受人接受时间见附页:盖板预制安全技术交底。盖板预制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时间接受交底人安全交底内容说明:本表头由交底人填写,交底人与中同中铁安全技术交底1盖板预制安全交底内容一、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标项目经理部管段内盖板预制作业。二、钢筋制作与安装1•钢筋的加工:钢筋加工前应对钢筋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成盘钢筋和弯曲钢筋均应调直。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图示尺寸进行下料制作,圆钢制作箍筋应按图示尺寸制作弯勾,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份的长度,为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的形式,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3.钢筋的接长:钢筋的接长采用搭接焊,单面搭接焊长度为10倍d,双面搭接焊长度为5倍d。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两接头间的距离不小于3倍搭接长度,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受拉区的接头截面积占总面积的50%。4•钢筋的安装:钢筋安装采用人工绑扎成形的方法:钢筋交叉点采用镀锌铁丝进行绑扎,箍筋弯钩的叠合处,沿长度方向置于上面交错布置。5•钢筋安装时,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保护层厚度时,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亦不应大于50mm,对于厚度在30cm以内结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箍筋和不计算应力的次要钢筋,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在钢筋和模板之间可用水泥砂浆块支垫,其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垫块相互错开,分散布置。6•钢筋骨(网)架宜先行预制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必要时可以补入少量的辅助钢筋或在钢筋某些交叉点处焊牢,但不能在主筋上起弧。中同中铁安全技术交底27•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亦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8•钢筋安装好后,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三、模板工程本工程采用定型模具。1•木模板制作前应选料,节痕处大于模板三分之一不得使用,模板安装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定位安装。并在模板上用卡子卡牢,有间隙处用木块加固。模板支好后,应进行校核,测得模板的平整度、几何尺寸及对角线,符合要求和规定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钢模板安装先用钢管和扣件沿钢模背搭设架子,使钢模沿钢管架支安,并拉线校正,若有偏差,加设木块校正。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预制构件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拉杆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4.模板折模应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侧模的拆模时间根据浇混凝土时的平均气温,若在5至12度时不得少于三十小时。在十二度至二十度时二十四小时方可拆模,拆模时应先用钉锤向外轻击模板背面,后用扁撬或凿子从模一端髙度中间撬起,不得从混凝土表面往下撬模,以免损坏混凝土边角。四、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或塌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如运至浇注地点发生离析现象,应在浇注前进行二次拌制,中同中铁安全技术交底3但不得再次加水。运输混凝土设备的内壁应光滑,不吸水,不漏水,并应清除粘附的混凝土。必要时,应对运输设备加盖或保温。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道路或平道板的纵坡不宜大于15%。2.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模板有空隙及空洞应及时堵塞,不得漏浆。3.机械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不得碰撞模板、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