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萤火虫》读后感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这是开头的台词。母亲在空袭中死亡,逃出家门的14岁的清太和妹妹节子,在战火中两个人相依为命。客观来说,从开头处就知道故事的最后结果了,是让我们与两个死了的人一同回首他们以前的生活。整部影片完全沉浸在一种灰暗、悲凉的气氛中,静静地进行着。故事讲述了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两兄妹成为了战争的孤儿,因为与被迫照顾他们的远房亲戚相处不来而到附近的废弃防空洞下生活,最终逃不过饥饿的折磨而相继死去。哥哥与妹妹死去的时候几乎带走了我的眼泪,的确整个故事是一场悲剧,在电影开头用倒叙的方式由两兄妹的灵魂和萦绕其中的萤火虫来带出悲惨的故事,我的心马上就已经沉下一大半了。尽管再现当时情景很难,但作品中还是描写了空袭后燃烧的原野和当时的生活。这是高x勋监督所倡导的真实再现日常生活的作品。创作人员通过此片来控诉战争的残酷,以及警示人们战争的祸害。希望我们可以尽量地避免战争的出现,也希望这对兄妹能在天上保佑天下太平。第二篇:《萤火虫小巷》和《再见,萤火虫小巷》读后感《萤火虫小巷》和《再见萤火虫小巷》读后感“时间快的太快不会再重来,而我渐渐明白爱需要关怀…”这是《许多年以后》的歌词,最近有意无意会听听这首歌,也许这首歌和要写的东西有着藕断丝连的情感吧,今天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吧,既是建党节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可谓好事成双,就借着这好日子书写这两本书的感受吧。《萤火虫小巷》读完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本打算看完写的。谁知道作者为了满足大家的胃口,有续写了《再见萤火虫小巷》,就这样不得又浪费我几十大洋了,随着六月的结束,这本书也随着塔莉苏醒而再一次结束了,就个人感觉《再见萤火虫小巷》的成就无法跟《萤火虫小巷》媲美,《萤火虫小巷》完美的抒写了凯蒂与塔莉的一生友谊,从少年的相识,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这份情谊经过无数次的风吹雨打,第1页共11页经过艰难险阻,最终岁月的年轮还是没有拆散这份感情,这也许是我们所希望的友谊,终其一生,但随着时间的年轮不变的友谊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萤火虫小巷》从两个孤独的少女在14岁时因为羡慕彼此的魅力而有结识的冲动,因为塔利不幸的遭遇两个人开始长达一生的友谊,这也许印证了“患难见真情”这句话,也许也让我们去思考学会聆听比学会说话更加难能可贵,真是因为凯蒂懂得聆听塔莉的痛苦,无声无息的陪伴赢得了塔莉的真情流露,两个孤独的少女分享彼此的秘密和欢乐,从此开始形影不离的生活,但是生过总是有过太多的坎坷,塔莉没有幸福的家庭,没有爱她的妈妈,也不知道自己爸爸是何许人也,只有相依为命的外婆照顾她,在塔莉的记忆中自己的母亲就一直是一个“瘾君子”,这对塔莉的人生成长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在这种“母爱”的背景下,塔莉的自尊心受到的沉重的打击,因而她想出人头地的想法从小就开始萌生,因为她明白她没有爱,没有家庭。随着外婆的去世塔莉的牵挂就只有凯蒂了,就这样她们两个在凯蒂的家庭中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她们一起考入华盛顿大学,一起为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记者而努力拼搏,塔莉的性格是开放,热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别人眼球的魅力,而凯蒂相对安静,沉稳,就如东方人眼中的女人的温柔之美,在豪放的美国文化背景下,显然塔莉更加受异性的喜爱,再加上正值花季少女阶段,爱情这个大学的必修课,对花季少女的影响不言而喻。塔莉的性格豪放赢得了很对异性的喜爱,但是他却因为为了更好的事业发展爱上了自己的老师,开始了地下恋爱,(因为大学不允许师生恋)凯蒂当然不同意这种做法,但是她心里非常清楚塔莉的目的和选择无法改变,就这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转眼间到了毕业的时候,塔莉为了找到个好的实习单位,写了无数的信,最终终于打动了一个编导的同意让她实习,当然她不会忘记自己的好姐妹凯蒂,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了工作,认识她们两个一生最重要的男人--强尼。因为塔利的积极热情是强尼开始喜欢上了塔莉,而凯蒂见到强尼的第一眼就已经一见钟情了,只是由于她的性格内向把第2页共11页这份爱深深的藏在心里,每天面对着强尼和塔莉的欢声笑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