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比表面及孔的分析方法介绍VIP免费

比表面及孔的分析方法介绍_第1页
1/4
比表面及孔的分析方法介绍_第2页
2/4
比表面及孔的分析方法介绍_第3页
3/4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理论计算方法不同吸附量测定方法不同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分类示意图BET理论Langmuir理论直接对比法流动法(连续流动固体标样参比法)-适于生产监控容量法(真空静态容量法)-适于研究使用重量法(已淘汰)比表面积分析理论Langmuir(朗格谬尔,1916)单分子层吸附理论BET(Brunauer、Emmett、Teller,1938)多分子层吸附模型Kelvin方程:适用于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可用于中孔分析,但不适用于微孔填充)Polanyi吸附势理论微孔分布DA(DR理论的扩展):适用于中孔/大孔测定分析HK方程(Horvaih-Kawazoe)MPSFBJH模型:适用于中孔/大孔孔容及孔分布测定(<5nm的孔将出现20%的误差)中孔分布DH微孔/中孔分布DR方程(DubininRadushkevitvh,1947)NLDFT理论:适用于微孔/中孔分布测定分析微孔体积NLDFT理论:适用于微孔/中孔分布测定分析真空静态容量法分析内容可用于“比表面”分析的方法:BET,Langmuir(微孔),DR,BJH,DH,NLDFT可用于“孔、孔分布、孔体积”中孔分布:BJH,DH微孔分布:DA(DR理论的扩展),HK,SF,MP微孔/中孔分布:NLDFT微孔体积:t-方法,DR(含平均孔宽,分子筛和活性碳等微孔表征)分形维数:FHH,NK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如果你确定你测试的样品是微孔材料的话,处理数据时比表面积可采用朗格谬尔模型处理。对于孔容和孔径分布可采用HK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微孔材料处理数据。DJH法是综合的方法来测定孔容与孔径分布。除了上述坐标的问题外,还应注意你的孔类型,微孔:DA(DR理论的扩展),HK,SF,MP;中孔:BJH(<5nm,有20%的误差),DH;微孔/中孔分布:NLDFT。如果孔堵塞、渗透及气穴现象不会造成滞后现象的话,从吸附或者是脱附曲线得到的孔径分布式相符的。如果是H1型可以从脱附曲线用BJH或者是NLDFT理论获得孔径分布。但是如果是H2型脱附曲线就不能用做孔径分布,还不如选择吸附曲线更为准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比表面及孔的分析方法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