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简报今年以来,河路口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落实转思路、调结构、抓特色、制规划、做目标、树典型十八字方针,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在全镇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一、目标及实施步骤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第一步:xx年,将尖山村、牛路村、拔干头村率先建设成小康示范村。第二步:xx年,实现白草云村、船岭脚村、河路口村、倒水湾村、腊面山村、大干头村、布里坪村、新铺村、白沙塘村、林家村、秀鱼塘村、老车村等12个村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小康覆盖面达到80%以上。第三步:20XX年,完成条件较差的财塘村、招礼村、岭脚村三村的建设任务,最终在20XX年实现我镇18个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群众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二、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情况1、转思路,以小康建设为我镇工作的指挥棒。一是建立领导机构,强化工作队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全体党政领导为成员的河路口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安排调度全镇的全面建成小康村的各项工作;同时要求各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工作的落实,确保了小康村建设工作有人抓、抓得好;由驻村干部组成了小康建设工作组,形成了一对一工作组,由一个驻村干部负责一个村的村组经济状况摸底工作、指导小康建设工作等小康建设各阶段工作,明确责任,细化工作目标,确保各村小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深入调研,摸清底子,自3月以来,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我镇积极印发了20000张《河路口镇村组经济状况摸底表》,由每个村的联系领导、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小组组长组成工作组,负责深入村组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摸底表,最后由小康办统一汇总,找出问题、找出差距、制定机制。三是扩大宣传,统一认识。通过召开全面建成小康村座谈会、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村支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村第1页共4页民代表会、群众大会等形式进行内部研究,同时,我们也在镇领导的带领下外出至广西富川莲山镇考察学习,专题研究本村的小康村建设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小康村建设当中。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在全镇范围内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氛围。四是抓考核,奖勤罚懒。坚持以小康建设论英雄,制定《河路口镇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工作落实到人,落到实处。同时,实行奖勤罚懒,制定严格奖惩制度,专门出台了河路口镇全面建成小康村奖励政策鼓励创先争优,对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村,取消该村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追究镇结队工作组和村主要干部责任并予以经济处罚。2、调结构,抓特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县委提出的打造绿色农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突出绿色引领,抓特色农业建设,建绿色农业基地。一要以土地流转为依托,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镇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水果种植面积3000多亩、发展烤烟面积1800多亩、发展西瓜种植面积400亩、发展葡萄种植面积350多亩、发展香芋种植面积500多亩、发展莲藕种植面积320亩。合计流转土地面积6400多亩以上。二要以土壤稀有矿物质为依托,着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全镇已培育生猪养殖大户78户,20XX年出栏达7万头以上,今年估计年出栏达10万头以上;肉鸡养殖大户13户,年出栏6万羽;玫瑰香柑种植面积已达7000多亩,纽荷尓脐橙及其他水果面积已达4000亩以上,万亩水果产业基地业已形成。我镇的鱼氏大棚西瓜、瑶美人玫瑰香柑已经成为全县仍至全市的知名品牌,也成为了全县各大市场的当季热销产品,泡果、糍粑等已是家喻户晓;土鸡鸭、温氏生猪、肉鸽、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也在迅速发展。三是激发民间创业活力,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共发展制香户33家,比去年新增20户;共有全自动制香机86台,比去年新增46台;同时新增加上游产业在建的香签厂1家、木粉厂1家;从业人员达100余人。按照一台制香机保守估计一年销售额为30万元,净利润约20%计算,一台制香可以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增收6万元,预计20XX年仅制香产业这一项全镇农民就可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