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软件应用》作业一轴线网格的绘制一、目的掌握轴线网格的绘制方法。二、内容1、用自动生成网格的方式建立下图的网格,进行轴线命名,并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第一步:轴线网格---------直轴网--------轴网输入第二步:分别输入作业要求的开间、进深的尺寸第三步:轴线命名---------按Tab选择初始轴线和终止轴线----------再按Esc--------回车第四步:轴线显示即可图1轴线网格2、用手动方式(平行直线、两点直线)建立如下网格,进行轴线命名,并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图2轴线网格第一步:平行直线,按F4,输入合理的直线尺寸,然后输入复制的平行直线尺寸第二步:用两点直线连接相应的点,剪掉不需要的线条第三步:轴线命名三、要求写出主要操作过程,绘制相应的图形。四、思考题1、图形放大一倍的快捷键是(),将图形缩小一倍的快捷键是(),图形充满屏幕的快捷键是(),窗口放大的快捷键是(ctrl+w)。2、将图形向上、下、左、右移动的快捷键分别是(ctrl+上)、(ctrl+下)、(ctrl+左)和(ctrl+右)。3、要在某点右上方30°画一条长度为1m的直线,则其命令为(30<1000)。4、轴网输入时,尺寸单位均是(mm)。5、绘图窗口的当前默认视窗是(平面视窗)6、在PKPM的视窗中,鼠标的左键相当于键盘上的(enter)键,鼠标的右键相当于键盘上的(ESC)键,鼠标滚轮的作用是(放大或缩小视窗)。7、角度扑捉开关是()键。8、当光标为箭头时表示(窗口方式)。二构件的定义及布置一、目的掌握墙体、门窗、阳台、柱、台阶、散水及雨篷的定义及布置方法。二、内容在操作一图1的轴线网格上布置如下构件:(1)墙:外墙400mm,偏轴100mm,内墙200mm,不偏轴。(2)门:M-1(宽×高=2000×2700),M-2(宽×高=1000×2700),M-3(宽×高=1500×2700)。(3)窗:C-1(宽×高=1800×1800),窗台高度1000mm,定位距离±900mm。(4)柱:宽×高=600×600,无偏心。(5)台阶:室内外高差600mm,踏步宽300mm,踏步高150mm,平台宽2000mm,在主要入口处及两侧走廊尽端放置岛式台阶。(6)散水:按照一步台阶定义,宽度1000mm,沿外墙四周布置。(7)阳台:挑出宽度1500mm,阳台底板厚100mm。(8)门联窗:放置于有阳台的外墙上,门宽800mm,门高2400mm,窗宽1500mm,窗高1400mm。(9)挑檐:主要入口处设置,挑出宽度1000mm,两侧安全出口处设置平板式挑檐,出挑长度1000mm。三、要求写出主要的操作过程,绘制出平面图、侧立面图及透视图。四、思考题1、墙体按照()定位的,其偏轴距离是指()到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布置墙体时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和()。墙底标高是指墙底相对于()的距离。外墙的底标高或偏轴可用()命令一次完成。当墙的高度为0时说明该墙高度与()相同。2、门窗是按照()定位的,当一个网格上布置上下上下层门窗时,可按()键进行叠加当布置门窗时,定位距离输入正数表示门窗左端距()节点的距离,输入负数表示门窗右端距()节点的距离,输入0表示()布置,输入1表示紧靠()节点布置,输入-1表示紧靠()节点布置。对于“门窗删除”命令只对()标准层有效,而“门窗取消”命令是将该类构件的定义删除,对()标准层有效。3、柱子是按照()定位的,每个()上只能布置一根柱子。柱子在布置时的“沿轴偏心”指的是柱子形心相对于定位节点沿()轴方向上的偏心,而“偏轴偏心”指的是柱子形心相对于定位节点沿()轴方向上的偏心。当某柱子沿轴偏心和偏轴偏心分别为500和600时,表示该柱子位于以其定位节点为坐标原点的第()象限内。4、梁是按照()进行定位的,梁顶标高是指梁的顶面相对于()处的距离,其中“梁顶标高1”是指梁的顶面左端相对于()处的距离,“梁顶标高2”是指梁的顶面右端相对于()处的距离。5、挑檐是按照()进行定位的,其标高是指挑檐板上皮相对于()处的距离。6、散水可按照台阶进行定义,当采用厚度150mm,宽度1000mm的散水时(非斜坡散水)则其定义参数分别为:长度B=(),台阶部分宽度L=(),总高度H=(),踏步数N=(),上平板宽度U=(),栏杆高度R=()。若室内外高差为900mm,则沿外墙四周布置散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