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极地地区教案VIP免费

极地地区教案_第1页
1/6
极地地区教案_第2页
2/6
极地地区教案_第3页
3/6
1第九章极地地区一、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介绍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2)学会用地图、景观图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2、过程与方法(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材分析:1、极地地区是完整认识世界和突出地理思想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成为科学考察宝地,“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四、学情分析: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具备了一2定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的较好的基础。但极地地区距学生生活遥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五、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能够说出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原因。3、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难点:1、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以及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教法选择:探究法、教授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板书课题极地地区一、学习目标31、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原因。。二、自学指导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92—95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1、从图10.1、10、2,分别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2、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3、图10.5,两极气温图,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有什么差异?4、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5、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四、后教: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引导1、北极地区:位于66.5N北极圈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66.5S南极圈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印度洋环绕。2、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4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地球公转: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3、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景观为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的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景观为终年冰封,冰雪天地。南北极差异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4、北极:北极熊南极:企鹅5、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五、当堂训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极地地区气候寒冷,终年被冰雪覆盖,南极还有“白色荒漠”“风库”之称。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极地地区一、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二、极地的气候、景观三、辨识方向教学反思5第2课时课前三分钟:板书课题两极地区一、学习目标了解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二、自学指导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96—99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1、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2、为什么把南极称为“天然实验室”?南极大陆地下的煤层是怎样形成的?3、在图10.1,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在二月份?4、说一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5、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四、后教: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引导1、自然资源:①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极地地区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