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铁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试题(化学)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Mn: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酒精—剧毒品B.浓硫酸—腐蚀品C.氯化钠—易燃品D.烧碱—剧毒品2.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0mL的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3.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之比为1∶1B.质量之比为1∶1C.氧原子数之比为1∶1D.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克B.O2所含氧分子数为0.1NAC.17g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D.把NA个H2SO4溶于1L水中,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5.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属于钙盐的是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D.纯碱6.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CuSO4溶液B.淀粉溶液C.有尘埃的空气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后所得液体7.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Cl2B.酒精C.稀硫酸D.Fe8.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K+、OH—、NO3—B.NH4+、SO42—、Al3+、NO3—C.Na+、Ca2+、NO3—、CO32—D.K+、MnO4—、NH4+、NO3—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为A.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B.铁与盐酸反应:Fe+2H+=Fe3++H2↑C.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2++SO42—=CuSO4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SO42—=BaSO4↓10.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D.可溶性强酸溶液与可溶性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11.现有NaOH、Na2CO3和Ba(OH)2三种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HClB.H2SO4C.Na2SO4D.CaCl21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S+SO2===3S↓+2H2OB.CaCO3+H2O+CO2===Ca(HCO3)2C.CuO+2HCl=CuCl2+H2OD.CaCO3CaO+CO2↑13.黑火药的爆炸反应: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A.NB.SC.OD.C14.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15.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A.氧化铜、木炭B.硝酸钾、氯化钠C.碳酸钙、氯化钠D.乙醇、水16.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A.H2SO3>HI>FeCl2B.HI>FeCl2>H2SO3C.FeCl2>HI>H2SO3D.FeCl2>H2SO3>HI1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B.产生丁达尔现象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18.下列微粒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A.Al3+B.Cl-C.Fe2+D.H+19.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饮料中含有Fe2+离子,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使Fe2+转变为Fe3+离子。若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会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20.在标准状况下,11.2LNOx气体的质量是23g,则x的值为A.1B.2C.3D.4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1mol/L的CaCl2溶液,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2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_,称取的NaCl质量是23.写出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HNO3溶解,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①请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②上述反应中,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