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学校高二理科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C、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3、优秀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A、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C、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4、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A、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B、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D、历史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5、社会生活中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A.手机短信B.电视广播C.互联网D.人际传播6、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文化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①传统文艺②传统建筑③传统思想④传统道德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8、中华文化的成熟时期主要是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明时期D、明清时期9、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A、汉字、史书典籍和特有的包容性B、薪火相传C、一脉相承D、特有的独创性10、对“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②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③讲的是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②继承传统文化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④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12、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13、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⑤以社会主义为方向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4、2005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关系的建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C、我们应该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志愿者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15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方面。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则是()A.精神家园的耕耘B.个人权利的维护C.思想品德的培养D.民主法制的追求16.当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一鸣惊人,躬身面对来自世界的欢呼时,这个英俊少...